民风绝句寄叶给事

· 龚诩
锅无粒粟灶无薪,只有松楸可济贫。 半卖半烧俱伐尽,可怜流毒到亡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ù):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这里泛指粮食。
  • :柴草。
  • 松楸(qiū):松树与楸树。古代多在墓地上种植,因以代称坟墓。

翻译

锅里没有一点粮食,灶里没有柴草,只有坟墓旁的松树和楸树可以用来救急缓解贫困。人们把这些树一半卖掉一半当柴烧,全都砍伐殆尽了,可怜这危害竟然波及到了逝去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悲惨的社会景象,反映了百姓生活的困苦和无奈。诗中的“锅无粒粟灶无薪”形象地表现了百姓的饥饿和贫困,没有粮食做饭,也没有柴草取暖。而“只有松楸可济贫”则揭示了百姓走投无路的状况,不得不砍伐墓地上的树木来维持生计。“半卖半烧俱伐尽”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困境的严重性,树木被大量砍伐,资源遭到破坏。最后一句“可怜流毒到亡人”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现象的悲哀和对亡者的怜悯,这种行为不仅对生者造成了伤害,也对逝者的安息之地造成了破坏。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的同情和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