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尚伯世君五十又一

五树高藩府,金柯列桂林。 风云龙虎会,事业股肱心。 道岸超遐迩,英才贯古今。 过庭娴庙算,司纳洒甘霖。 绿藻文光秀,红荃学殖深。 豁情恬佩玉,冲斗久惊镡。 比德芙蓉岳,称怀瀚海浔。 龙堆腾騄骥,丹穴集文禽。 继美秋官起,温人冬日燖。 昆崙高有象,碧水岂无灊。 紫奈丘园熟,阆风石脑侵。 绀宫无限意,长此祝高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藩府(fān fǔ):指藩王的府第。
  • 金柯(jīn kē):树枝的美称。
  • 遐迩(xiá ěr):远近。
  • 过庭(guò tíng):原指孔子之子孔鲤趋庭接受父训,后泛指接受长辈的教诲。
  • 庙算(miào suàn):朝廷或帝王对战事进行的谋划。
  • 司纳(sī nà):掌管收纳。
  • 甘霖(gān lín):久旱后下的雨。
  • 学殖(xué zhí):学问的积累。
  • 豁情(huō qíng):心情豁达。
  • 佩玉(pèi yù):佩戴玉器。
  • 惊镡(jīng xín):(镡在这里读作“xín”)指剑。
  • 騄骥(lù jì):骏马。
  • 阆风(láng fēng):山名,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石脑(shí nǎo):石钟乳。
  • 绀宫(gàn gōng):(绀在这里读作“gàn”)佛寺。
  • 灊(qián):古水名。
  • 丘园(qiū yuán):指家园,乡村。
  • 岑(cén):小而高的山。

翻译

五棵大树高耸在藩王府邸,金色的树枝排列在桂林之中。风云际会,如同龙虎相聚,所从事的事业体现出辅佐君主的忠心。道德的彼岸超越了远近,杰出的人才贯通古今。接受长辈的教诲,娴于朝廷的谋划,掌管收纳之事,洒下滋润的甘霖。绿色的水藻文采秀丽,红色的荃草学问深厚。心情豁达,恬静地佩戴着玉佩,冲斗之剑久已令人惊叹。品德可与芙蓉山相比,胸怀如同瀚海之广阔。龙堆之地奔腾着骏马,丹穴之中聚集着珍禽。继承美好的品德,如秋官崛起,温和待人如冬日的暖阳。昆仑山高大有气象,碧绿的水难道没有灊水吗?紫色的柰子在田园中成熟,阆风山上的石钟乳受到侵蚀。佛寺中蕴含着无限的情意,长久地在此祝愿您如高山般耸立。

赏析

这首诗是为尚伯世君五十一岁寿辰而作,对其进行了赞美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藩府”“金柯”“风云龙虎会”等,展示了尚伯世君的地位和才华。通过对他的品德、才能、胸怀以及事业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他的敬仰和钦佩之情。诗的语言优美,对仗工整,如“五树高藩府,金柯列桂林”“风云龙虎会,事业股肱心”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同时,诗中还描绘了一些美好的景象,如“龙堆腾騄骥,丹穴集文禽”,使诗歌具有一定的画面感。整首诗充满了对尚伯世君的赞美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是一首富有内涵和艺术价值的祝寿诗。

释今无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三年渡辽海,涉琼南而归,备尝艰阻,胸次益潇洒廓落。再依雷峰,一旦豁然。住海幢十二年。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 1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