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双松图

· 龚诩
豫章楩楠中梁欐,未免匠石斤斧寻。 峄阳桐梓作琴瑟,尘匣空恨无知音。 何如君家两松树,饱含风露垂清阴。 轮囷虽不获世用,老气自足雄山林。 长空六月洒苍雪,清绝不受尘埃侵。 夜来月出东山岑,影落万丈寒潭深。 道人大醉发长啸,直疑惊起双龙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豫章(yù zhāng):樟木。
  • 楩楠(pián nán):黄楩木与楠木,皆大木。
  • 梁欐(liáng lì):屋梁。
  • 匠石:古代名石的工匠。
  • 斤斧:斧头。
  • 峄阳(yì yáng):峄山的南面,借指生长桐梓的地方。
  • 桐梓:两种树木,可制琴瑟。
  • 轮囷(lún qūn):盘曲高大的样子。

翻译

豫章的楩楠可做屋中的大梁,却难免被匠人的斤斧砍伐寻找。 峄阳的桐梓能制成琴瑟,可空有琴匣却遗憾没有知音赏识。 哪比得上你家的两棵松树,饱含着风露垂落下清凉的树荫。 虽然松树盘曲高大不被世人所用,但它的老气足以称雄于山林。 在长空中的六月像洒下苍白色的雪,清绝的姿态不被尘埃所侵染。 夜里月亮从东山的山岑升起,松树的影子落在万丈深的寒潭中。 道人醉酒后发出长啸,简直怀疑是惊起了两条龙在吟啸。

赏析

这首诗以豫章楩楠和峄阳桐梓虽有其用却未必得其所的命运,反衬出君家双松虽不被世用,却自有其雄姿和清绝之态。诗中通过对双松饱含风露、老气雄林、清绝不受尘埃侵的描绘,展现出双松的坚韧与高洁。六月本是炎热之时,诗人却以“洒苍雪”形容双松的清绝,给人以清凉之感。月出东山,松影落潭,画面唯美,富有意境。最后写道人的长啸惊起双龙吟,更是增添了双松的神秘与魅力。整首诗借物喻人,表达了诗人对高洁品质的追求和对不被世俗所理解的感慨。

龚诩

龚诩

明苏州府昆山人,一名翊,字大章,号纯庵。龚察子。建文时,为金川门卒,燕兵至,恸哭遁归,隐居授徒。后周忱巡抚江南,两荐为学官,坚辞。卒,门人私谥安节。有《野古集》。 ► 31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