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参议鸣和以诗问讯次韵答之

· 顾清
荣达世所慕,弃捐时共伤。 朝登天子陛,夕下尚书堂。 邻里不知故,相随上河梁。 扬铃望九山,指顾忽在傍。 山灵讶我归,猿鹤亦徊偟。 江海云鸿下,高冈威凤翔。 兹理诚坦然,何必挠衷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荣达:指荣耀显达。(róng dá)
  • 弃捐:抛弃,废置。(qì juān)
  • :宫殿的台阶。(bì)
  • 尚书堂:古代尚书办公的地方,这里借指高官的办公场所。
  • 河梁:桥,这里指送别之地。
  • :同“徨”,彷徨,徘徊不定。(huáng)
  • 衷肠:内心的话,内心的情感。

翻译

荣耀显达是世人所羡慕的,而被抛弃废置时人们都会感到悲伤。 早上登上天子的宫殿台阶,傍晚就去到尚书的办公堂。 邻居们不知道其中的缘故,就跟着来到送别之地。 摇着铃铛望着九山,转眼间就发现它们已在身旁。 山灵惊讶我的归来,猿猴和仙鹤也在徘徊不定。 江海之上有云雁飞下,高冈之上有威风的凤凰飞翔。 这个道理确实很坦然,何必为此烦恼内心呢。

赏析

这首诗探讨了人生的荣辱得失和世间的道理。诗的前两句表达了人们对荣达的向往和对弃捐的悲伤,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情世态。接下来描述了登上高位和与邻里分别的情景,以及归途中对山灵、猿鹤等自然景象的感受,体现出一种对人生变化的思考。最后两句则点明了主题,认为应该坦然面对人生的起伏,不必为此过度烦恼。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各种景象和情感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豁达的人生态度。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