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桥风雨夜泊用生辰饮酒韵

· 顾清
骤雨飘风不终夕,江山万古横青碧。 人生此意要识取,身在乾坤谁主客。 神仙十洲更三岛,将相五侯连九伯。 当年富贵穷意气,毕竟松林纸钱白。 曾闻冠剑画麒麟,复道轩悬赐金石。 英声白日飞紫电,高槩云松倚青壁。 时移地改须臾事,侧耳清商非旧拍。 朱门华屋自荆杞,青雀彩鸾空络绎。 岂知此日陶家翁,葛巾曳杖柴桑陌。 书生濩落靡所似,少也空空老何益。 已从西掖伴群英,又向南宫分半席。 太农赋粟几钟庾,奉常书功无寸尺。 空江夜眠复何惧,归去扁舟游七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骤雨(zhòu yǔ):忽然降落的大雨。
  • 飘风:暴风;旋风。
  • 青碧:青绿色。常形容山色、树色、天色等。
  • 十洲三岛: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 五侯九伯:泛指诸侯。
  • (gài):同“概”,这里指气概。
  • 清商:古代五音中的商音,其音凄厉,此指秋风声。
  • 荆杞(jīng qǐ):荆棘和枸杞,泛指野生灌木。
  • 濩落(huò luò):沦落失意。
  • 西掖:中书省的别称。
  • 太农:大司农的简称,掌钱谷之事。
  • (yǔ):古代容量单位,一庾等于十六斗。

翻译

急雨旋风不会持续整夜,山河永远横亘着青绿色。人生的这个道理要领会,在这天地之间谁是主谁是客呢。神仙居住的十洲和三岛,诸侯将相的五侯连九伯。当年的富贵之人尽情施展意气,最终不过是松林间的纸钱变白罢了。曾听说身配冠剑被画成麒麟的功臣,又听说高官的府第悬挂赏赐的金石。英名和声誉如白日飞动的紫电,高大的气概如云松依靠着青壁。时过境迁只是转瞬之间的事,侧耳倾听秋风声已不是旧时的节拍。朱门华屋变成了丛生的荆棘枸杞,青雀彩鸾徒然地频繁往来。哪里知道如今这陶家的老翁,头戴葛巾手拖拐杖行走在柴桑的小路上。书生沦落失意没有什么相似之处,年少时一无所有,老来又有何益处呢。已经从中书省伴同群英,又到南宫分得半席之地。大司农赐予的粮食有几钟庾,奉常记录功劳却毫无尺寸之功。在空寂的江面上夜眠又有何惧怕,归去后乘扁舟遨游七泽。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风雨夜泊的情景,抒发了对人生无常、富贵如云的感慨。诗的开头描绘了骤雨飘风的景象,以及江山的万古青碧,暗示了世事的变幻和自然界的永恒。接着,诗人探讨了人生的意义,认为在天地之间,人们应该认清自己的位置,不要过于执着于主客之分。诗中提到神仙的仙境和诸侯将相的富贵,指出这些都是过眼云烟,最终都将化为虚无,如当年富贵之人如今只剩下松林间的纸钱。同时,诗人也回忆了过去的英名和荣誉,但也意识到时过境迁,一切都已改变。诗的后半部分,通过对比朱门华屋的衰落和陶家翁的自在,表达了对世俗富贵的不屑和对平淡生活的向往。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处境和心境,虽然在官场中有一定的地位,但觉得自己的功劳微不足道,然而他并不畏惧,愿意归去过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