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辅除广东盐课提举有不堪其事之虑赋此勉之
古人重立事,今人重致身。
功业苟有托,富贵安足论。
迢迢越王州,连峰入青云。
岂无近要途,跋此高嶙峋。
榷海已非古,严征重疲民。
庙选及吾子,此意良已勤。
刑罚有至教,催科有深仁。
金谷诚琐末,乘田彼何人。
新雨残暑尽,清风肃衣巾。
缅怀都门饯,杂遝罗众宾。
而我病莫致,徘徊独凝神。
挥毫愿有赠,目送征车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提举:官名。
- 致身:献身,出仕。
- 跋:翻山越岭。
- 嶙峋:形容山势峻峭、重叠、突兀的样子。
- 榷(què)海:指官府对海盐等进行专卖。
- 疲民:疲困之民。
- 庙选:古代国家选用人才的一种方式,指由朝廷选拔。
- 催科:催收租税。
- 金谷:泛指富贵人家。
- 琐末:细碎微小。
- 乘田:春秋时鲁国主管畜牧的小吏,后泛指小吏。
翻译
古人重视成就事业,今人重视追求自身的地位。如果功业有了依托,富贵又哪里值得一谈呢。遥远的越王州,连绵的山峰直入青云。难道就没有便捷的近路,非要跋涉这高峻陡峭的山路吗。海盐专卖已不像古时那样,严厉的征收使百姓疲惫不堪。朝廷的选拔到了您这里,这样的意图实在是很殷切啊。刑罚中也有最高的教化,催收租税中也有深厚的仁德。富贵人家的生活确实是细碎微小之事,像乘田那样的小吏又算得了什么呢。新下的雨消散了残余的暑气,清风吹拂着衣巾。回忆起在都城门口的饯别,众多宾客纷杂相聚。而我因病不能前往,只能独自徘徊凝神。我愿意挥笔写下赠言,目光追随着远行的车尘。
赏析
这首诗以对比古人与今人的价值观开篇,强调了功业的重要性以及对富贵的看法。接着描述了越王州的地势和海盐专卖的情况,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表达了对王廷辅被选拔担任广东盐课提举的期望和鼓励。诗中提到刑罚与催科中也应蕴含教化和仁德,体现了作者的治国理念。后半部分通过回忆都门饯别,表达了作者对王廷辅的祝福和对他肩负重任的期望。整首诗既有对现实问题的关注,也有对友人的勉励,情感真挚,寓意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