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赋:创作,写作。
- 民劳:民众的劳顿、疾苦。
- 我曹:我们。
- 蛙灶:蛙灶指灶头烹煮的地方狭小,此处比喻局促狭隘的环境。
- 渤海暂牛刀:意思是到小地方去大显身手,牛刀指宰牛的刀,喻大材器。
- 官评:官吏的评价、评定。
- 爽:差错。
- 民心古:民心淳朴。
- 舆论:公众的言论。
- 无惭:不感到惭愧。
- 素履:纯朴的行为。
- 邦人:国人,百姓。
- 松醪(láo):用松肪或松花酿制的酒。
翻译
诗人先不要去抒写民众的劳顿疾苦,万事万物的责任分明是在我们身上。 看看吴地故乡有多少局促狭隘之处,何曾到渤海这样的地方去大显身手呢。 官吏的评价没有差错,民心向来淳朴,公众的言论无愧于心,行为纯朴高尚。 已经是国人百姓久久凝望期待了,暂且在今晚畅快地醉饮松醪酒吧。
赏析
这首诗以一种责任感为基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责任的认识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诗的开头强调了诗人对民众疾苦的关注以及自身的责任担当。“试看吴乡几蛙灶,何曾渤海暂牛刀”则通过对比,暗示了现实中可能存在的局限和未能充分发挥才能的情况。接下来,“官评不爽民心古,舆论无惭素履高”表达了对官吏评价公正、民心淳朴以及自身行为高尚的期望和肯定。最后,“已是邦人凝望久,且?今夕醉松醪”则有一种在责任压力下,暂且寻求片刻放松的意味。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沉,既有对现实的思考,也有对自身的审视,反映了诗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内心的复杂情感。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