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公房看牡丹歌
所属合集
注释
- 绮(qǐ):华丽的丝织品。
- 平泉庄:古代著名的园林。
- 西明寺:古代寺庙名。
- 曳杖(yè zhàng):拄着拐杖。
- 武丘:地名,指武当山。
- 昌公精舍:指昌公的住所或修行之地。
- 玉楼:形容花色洁白如玉。
- 涅不缁(niè bù zī):形容颜色深沉不变。
- 虢国:古代国名,此处指代美女。
- 浮大白:举杯畅饮。
- 祇林:指佛教圣地。
- 羯鼓(jié gǔ):古代乐器,此处指鼓声。
- 籹(nǚ):古代妇女的发饰。
- 游蜂:比喻人游荡无定。
- 明籹:明亮的发饰。
- 纪千花谱:记录各种花卉的谱系。
翻译
曾听闻乐府中牡丹盛开,春来时全城人如痴如狂。 我今日日被花所困扰,难道是花色太过绚烂如洛阳? 吴中三月花如华丽丝织品,千百品种竞相比美。 名园如平泉庄,禅宫如西明寺,处处花开。 我拄着拐杖登上武当山,昌公的精舍中花枝柔美。 花儿动时似在微笑,静时似醉,洁白如玉楼。 这花初移时春意尚浅,六寸圆的花朵如天女面容。 对着花一饮三百杯,醉中题诗于花瓣。 沈家的白花深沉不变,三色花相映成趣。 何郎以腻粉拭去香汗,虢国美女新妆淡扫眉。 主人设宴畅饮,为花传神赠予宾客。 轻绡飘香,琪树更显色彩。 酣酒之余兴未尽,邀请观赏石佛千头紫。 衣色鲜艳绣于佛前,仿佛进入佛教圣地。 初来时一朵如倾杯,坐久后数花相继开放。 花神好客向客微笑,无需临风鼓声催促。 三日看花花色更美,未似潘园那般盛况。 中庭一树高达丈五,碧瓦雕檐下锦丛映。 西斋亦是玉楼春,数百花色均匀。 寿安红与细叶紫,更有异种夸耀东邻。 越罗蜀锦看不厌,艳裹明亮发饰藏金屋。 身如游蜂绕花戏,月明时还向花房宿。 也知天意怜惜人,只愿到处花枝新。 况逢晴景与佳侣,狂吟烂醉今已旬。 人生欢乐能有多少,百病千愁更经风雨。 怎得年年如此游,作歌记录千花谱。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牡丹盛开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牡丹花的痴迷和赞美。诗中“尝闻乐府牡丹芳春来,一城人若狂”开篇即点明主题,随后通过对吴中三月花景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昌公精舍中牡丹的生动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牡丹花的深厚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如“花神好客向客笑”,赋予了牡丹花以生命和情感。整首诗语言华丽,意境优美,充分展现了明代诗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