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二首其二

·
水漾晴红压叠波,晓来金粉覆庭莎。 裁成艳思偏应巧,分得春光最数多。 欲绽似含双靥笑,正繁疑有一声歌。 华堂客散帘垂地,想凭阑干敛翠蛾。
拼音分享图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水漾(yàng):水面波光粼粼的样子。
  • 晴红:指牡丹花的颜色,晴朗天气下的红色。
  • 金粉:比喻牡丹花瓣上的露珠,闪烁如金粉。
  • 庭莎(suō):庭院中的莎草。
  • 艳思:美丽的构思,这里指牡丹花的形态和色彩。
  • 偏应巧:特别巧妙。
  • 分得春光:分享到的春天气息。
  • 欲绽:即将开放。
  • 双靥笑:双颊的微笑,比喻牡丹花瓣微微张开的样子。
  • 正繁:正盛开。
  • 一声歌:比喻牡丹花盛开时的声音,虽然无声,但给人以音乐般的感受。
  • 华堂:华丽的厅堂。
  • 客散:客人离去。
  • 帘垂地:帘子垂到地面,形容宴会结束后的宁静。
  • 阑干:栏杆。
  • 敛翠蛾:收敛的翠绿色眉毛,这里比喻牡丹花瓣的姿态。

翻译

水面波光粼粼,牡丹的红色花朵压在层层波浪之上,清晨时分,牡丹花瓣上的露珠如金粉般覆盖在庭院中的莎草上。牡丹的形态和色彩美丽得特别巧妙,它分享到的春天气息最多。即将开放的花朵仿佛含着双颊的微笑,盛开的花朵似乎隐约能听到一声歌声。华丽的厅堂中客人离去后,帘子垂到地面,我想倚着栏杆,欣赏那收敛的翠绿色牡丹花瓣。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在春日清晨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牡丹花的艳丽和生机。诗中“水漾晴红压叠波”一句,以水面波光和牡丹花的红色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动人的画面。后文通过“金粉覆庭莎”、“艳思偏应巧”等词句,进一步以金粉、艳思等形象描绘牡丹的美丽和巧妙。最后两句则通过客散后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牡丹花的深情凝视和内心的宁静感受。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牡丹花的魅力和春天的生机。

温庭筠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本名岐,字飞卿,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人。富有天才,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所以也有“温八叉”之称。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屡举进士不第,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官终国子助教。精通音律。工诗,与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其诗辞藻华丽,秾艳精致,内容多写闺情。其词艺术成就在晚唐诸词人之上,为“花间派”首要词人,对词的发展影响较大。在词史上,与韦庄齐名,并称“温韦”。存词七十余首。后人辑有《温飞卿集》及《金奁集》。 ► 39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