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书五首其一

· 顾清
妾本田家女,出身事蚕桑。 十三学抛梭,十五成文章。 二十嫁夫婿,上堂奉姑嫜。 伯姒调鸣瑟,小姑弄金簧。 清声激四坐,欢乐殊未央。 回眸忽自失,羞涩归下房。 明灯发图史,彤管有遗芳。 先哲岂予侮,永矢期勿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姑嫜(gū zhāng):丈夫的母亲和父亲,即公婆。
  • 伯姒(bó sì):兄嫂。
  • 金簧:指乐器。

翻译

我本是农家的女儿,以从事养蚕和种桑为业。十三岁学习抛梭织布,十五岁就能织出漂亮的织物。二十岁时嫁给了夫婿,到堂上侍奉公婆。大嫂弹奏鸣瑟,小姑吹奏金簧。清亮的乐声使在座的人都受到感染,快乐得没有尽头。回头间我忽然若有所失,带着羞涩回到了自己的房间。明灯下翻阅图册史书,看到红色的笔管上留有美好的记载。先哲的教诲怎能被我侮辱,我发誓永远不会忘记。

赏析

这首诗以一位农家女子的口吻,讲述了她的成长经历和婚后的生活情景。诗中先描述了她自幼学习蚕桑纺织的技能,以及出嫁后在夫家的生活。通过对伯姒鸣瑟、小姑弄簧的描写,展现了家庭中的欢乐氛围。然而,女子在欢乐中突然感到失落,这种情绪的转变使诗歌富有层次感。最后,她在明灯下阅读图史,表达了对先哲教诲的尊重和铭记。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生动地刻画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反映了当时社会中女性的一些生活面貌和价值观。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