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曙寄答去岁生辰和韵之作若不以予言为然者再叠奉酬

· 顾清
一年归计又成赊,却望春城感物华。 海雁忽来云外信,江梅应发槛前花。 人将勋业期安石,我自风流忆孟嘉。 终拟一筇寻老伴,商量晴雨问桑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shē):指迟缓,拖延。
  • 物华:自然景物。
  • (qióng):古书上说的一种竹子,可以做手杖。

翻译

一年的归乡计划又落空了,远望春城,感慨着自然景物的美好。 海上的大雁忽然带来远方的书信,江边的梅花应该在栏杆前绽放了。 人们将功业期望寄托于谢安(注:以谢安的功业来期待,此处以安石代指谢安)那样的人,而我自己在风流潇洒方面忆起了孟嘉。 最终打算拄着一根竹杖寻找老伴,一起商量晴天雨天,谈论农事。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归期延误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人生的思考。诗的首联“一年归计又成赊,却望春城感物华”,表现了诗人归乡计划未能实现的遗憾,同时又被春城的美景所触动。颔联“海雁忽来云外信,江梅应发槛前花”,通过海雁传信和江梅绽放,描绘了一种充满生机的景象,也给诗人带来了一些慰藉。颈联“人将勋业期安石,我自风流忆孟嘉”,用谢安和孟嘉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功业和风流的不同追求和思考。尾联“终拟一筇寻老伴,商量晴雨问桑麻”,则体现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想要拄着竹杖寻找伴侣,一起关心天气和农事,充满了对田园生活的憧憬。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语言简练,用典恰当,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生活的热爱。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