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定庵生日涯翁有八十三回秋月圆之句乙亥仍用韵但改三为四约岁赋一篇今年未及赋而捐馆追用翁意奉补此章僭不自量正可发寿筵之一粲也
麓堂诗例起年年,八十五回秋月圆。
海上衣冠今洛社,壶中日月自尧天。
烟霄未远三山路,锦绣难追十客筵。
试向骚坛论晚节,此情端合为公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麓堂:指明李东阳的号,李东阳著有《麓堂诗话》。
- 洛社:宋欧阳修等在洛阳时组织的诗社,这里借指文人雅士的聚会场所。
- 壶中日月: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 尧天:比喻太平盛世。
- 烟霄:指云霄,喻指显赫的地位。
- 骚坛:诗坛。
翻译
自从麓堂诗例开创以来,每年都作诗纪念,如今已到八十五回,秋月圆又至。 在海边的文人雅士聚集之地,如同当今的洛社,在这如道家仙境般的地方,如同身处太平盛世。 那高远的显要地位尚未远离如三路般的途程,然而如十客筵般的锦绣繁华却难以再追寻。 试着在诗坛上谈论晚年的节操,这份情感确实应当偏向您(定庵)。
赏析
这首诗是顾清为定庵生日所作,通过回忆以往的诗歌创作传统,描绘了定庵生日时的情景以及对人生的感慨。诗中用“麓堂诗例起年年”开篇,强调了这一传统的延续。“八十五回秋月圆”点明了时间和主题。接下来的“海上衣冠今洛社,壶中日月自尧天”,描绘了文人雅士的聚会和如同盛世般的美好氛围。“烟霄未远三山路,锦绣难追十客筵”则表达了对过去繁华的追思和对现实的一些感慨。最后“试向骚坛论晚节,此情端合为公偏”,强调了在诗坛上讨论晚节,以及对定庵的情感偏向。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定庵的生日祝福,也蕴含了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