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启祥金兰

· 顾清
煮胶和金金作泥,捣蓝染楮光砑脂。杨郎醉把离骚词,幽意已在沅湘湄。 须臾光风荡朝曦,林隈水曲皆春姿。丛石卧羊低竹枝,紫茎绿叶芳菲菲。 佳人远游春不归,蘼芜绿满孤帆迟。愁来罢琴抚瑶徽,临图更觉同心稀。 愿采芳香遥寄之,江湖阔远波浪危,空梁落月渺予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煮胶和金:煮制胶并与金属混合。“胶”,用于黏合的物质。
  • 捣蓝染楮(chǔ):将蓝草捣碎来染纸(楮:纸的代称)。
  • 光砑(yà)脂:使表面光滑如涂了油脂。
  • 离骚词: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这里借指充满忧愁幽思的诗词。
  • 沅湘湄(méi):沅水和湘水岸边。(沅:yuán;湄:岸边)
  • 光风:雨止日出时的和风。
  • 荡朝曦(xī):吹动早晨的阳光。(曦:阳光)
  • 林隈(wēi):山林的弯曲处。
  • 水曲:水流弯曲的地方。
  • 春姿:春天的姿态。
  • 丛石卧羊:乱石中像卧着的羊。
  • 竹枝:竹子的枝条。
  • 紫茎绿叶:植物的茎呈现紫色,叶子是绿色的。
  • 芳菲菲:形容花草香气浓郁。
  • 佳人远游:美丽的人远行。
  • 蘼芜(mí wú):一种香草,这里指草长得茂盛。
  • 绿满:长满绿色的植物。
  • 孤帆迟:孤独的帆船行驶缓慢。
  • 瑶徽:玉制的琴徽,这里代指琴。
  • 同心稀:心意相通的人稀少。
  • 芳香:这里指美好的事物或情感。

翻译

把胶煮好与金属混合,金属化作了泥,将蓝草捣碎染纸,纸面光滑如涂了油脂。杨郎醉酒后吟诵着如《离骚》般的词句,他的幽深情意已飘到了沅水湘水之畔。

不一会儿雨停日出,和风轻拂着早晨的阳光,山林的弯曲处和水流弯曲的地方都呈现出春天的姿态。乱石中像卧着的羊,低矮的竹枝,紫茎绿叶的植物散发着浓郁的芳香。

佳人远行在外春天还未归来,蘼芜长满,孤帆行驶缓慢。忧愁袭来,停下弹琴轻抚着琴,看着图画更觉得心意相通的人稀少。

希望采摘美好的事物远远地寄给她,可是江湖辽阔遥远,波浪凶险,空空的屋梁上落月的情景,让我陷入无尽的思念。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多种景象,营造出一种丰富而又略带忧愁的意境。诗的开头描述了一些制作和加工的场景,可能暗示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创造。接着,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如光风、春姿、丛石、竹枝等,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好。然而,诗中也透露出一些忧愁和思念,佳人远游不归,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对佳人的思念和对同心之人稀少的感慨。最后,作者希望能将美好寄给远方的人,但又意识到江湖的艰险,以及自己的思念之情如同空梁落月般苍茫悠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