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乐岁(lè suì):丰年。
- 玉烛:谓四时之气和畅。形容太平盛世。
- 纪:古时以十二年为一纪。
- 金莲:这里指金色的莲花灯。
- 星阁:指位于高处的楼阁。
- 捲帘(juǎn lián):卷起帘子。
- 虹桥:形似彩虹的桥。
- 綵云(cǎi yún):彩色的云。
- 幽隐:指隐士。
- 缉熙:光明,多用于形容道德或事业。
翻译
在丰收的年岁遇到春天,万物都适宜生长,圣明的人在行乐时也是顺应天时。上天呈现出和畅的气象长达三千多年,地上涌现出十万枝金色的莲花灯。在高阁上卷起帘子,感觉红日很近,在彩虹般的桥上按着乐曲,彩色的云朵似乎移动迟缓。希望借着欢庆的时刻想到那些隐士,更要将光明的道理推行,让道德和事业更加光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繁荣景象以及人们欢庆的场景,同时也表达了对圣明之治的赞美和对隐士的关怀,以及对光明道德和事业的追求。诗中用“乐岁逢春物物宜”开篇,点明了丰年春天的美好,为全诗营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氛围。“天垂玉烛三千纪,地涌金莲十万枝”两句,通过对天地景象的描绘,展现出盛世的繁荣和祥和。“星阁捲帘红日近,虹桥按曲綵云迟”则从具体的场景出发,描写了高阁上的景象和桥上的乐曲,给人以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两句“愿因欢庆思幽隐,更法光明事缉熙”,则在欢庆的同时,想到了隐士,体现了作者的人文关怀,同时也表达了对光明道德和事业的向往,使诗歌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华丽,富有节奏感,充分展现了作者的才华和思想境界。
顾清
明松江府华亭人,字士廉,号东江。弘治六年进士。授编修,进侍读。平生以名节自励。正德初刘瑾擅权,同邑张文冕附之为显宦,清即绝不与通。瑾衔之,出为南京兵部员外郎。瑾诛,累迁礼部右侍郎。前后请立太子、罢巡幸,疏凡十数上。嘉靖初以礼部尚书致仕,卒谥文僖。工书,笔致清劲。有《松江府志》、《傍秋亭杂记》、《东江家藏集》。
► 16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