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灵峰:神奇的山峰,富有灵性的山峰。 雁序:像大雁飞行时排成的行列,这里可理解为像大雁一样有序。 拈花:原指佛祖拈花一笑的典故,后多用来表示心心相印或领悟妙道,此处可能表示一种高深的境界或智慧的传递。 螺髻:一种发型,这里比喻山的形状。(髻,读作 jì) 遮障:遮挡、阻碍。 綵霞:彩色的云霞。(綵,同“彩”)
翻译
在充满灵性的山峰上,像大雁般有序地见到了那如拈花般的妙境,如今又一同在此清风中结为一家。怜惜那如螺髻般的山峰无遮无挡,一片片如同鱼鳞般覆盖着彩色的云霞。
赏析
这首诗意境优美,富有禅意。诗中通过描绘灵峰的景象以及诗人的感受,表达了一种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赞美。首句“灵峰雁序见拈花”,营造出一种神秘而美好的氛围,将灵峰与高深的境界联系在一起。第二句“今又同风结一家”,则表达了一种志同道合、心灵相通的情感。后两句着重描写山的形状和与彩霞的相映之美,“为怜螺髻无遮障,片片如鳞覆綵霞”,形象地将山峰比作螺髻,且用“无遮障”强调了其开阔和自然,而“片片如鳞覆綵霞”则生动地描绘了山峰与彩霞相互映衬的美丽画面,给人以丰富的视觉想象。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