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肖鹤陈邑侯五首

人心有感自和平,应是潢池已寝兵。 村径春深无犬吠,稻田烟暖有牛耕。 朱弦坐鼓南薰调,白简过朝北阙城。 何处相思情不尽,夜看台斗到天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潢池:指池塘。
  • 寝兵:停止战争。
  • 朱弦:红色的琴弦,指琴。
  • 南薰调:古代一种曲调名,相传为舜所作,象征和平与繁荣。
  • 白简:古代用来书写的白色竹简或木简。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
  • 台斗:古代天文仪器,用来观测星象。

翻译

人们心中有了感悟,自然会追求和平,应该是池塘边的战争已经平息。 村中的小路在春深时节静悄悄,连狗吠声都听不到,稻田里烟雾缭绕,温暖中可见牛在耕作。 坐在那里弹奏着红色的琴弦,演奏着南薰调,白色的简牍穿越朝北的阙城。 何处能表达我无尽的相思之情,夜晚仰望台斗,直到天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和平宁静的乡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诗中“人心有感自和平”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感悟与追求。后文通过对春日村景的细腻描绘,如“村径春深无犬吠,稻田烟暖有牛耕”,进一步以景生情,展现了和平生活的宁静与美好。结尾的“何处相思情不尽,夜看台斗到天明”则深情地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现了诗人情感的深沉与真挚。

欧阳建

欧阳建(一五○一—?)字参可,别号篁滨。新会人。明武宗正德十四年(一五一九)举人,明世宗嘉靖十七年(一五三八)进士,授福建清流知县。迁礼部郎中。有《钟佳草》、《篁庄遗稿》。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九。欧阳建诗,以清咸丰三年刊本《篁庄遗稿》为底本。 ► 8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