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杂咏六首其一

· 樊阜
嘉树荫衡门,鸣鸠遍村墅。 薄言农务兴,力作无男女。 晨爨烟未起,驱牛理田圃。 兹时若宴嬉,争得好禾黍? 清晓闻雨过,春流涨溪渚。 小儿学把犁,小女亦能杵。 生理勿嫌微,浮荣非我取。
拼音

所属合集

#农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嘉树:美好的树木。
  • :遮蔽。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鸣鸠:斑鸠,这里指斑鸠的叫声。
  • 村墅:村庄。
  • 薄言:语助词,无实义。
  • 农务:农事。
  • 力作:努力劳作。
  • 晨爨:早晨做饭。
  • 田圃:田地。
  • 宴嬉:宴乐嬉戏。
  • 禾黍:泛指庄稼。
  • 清晓:清晨。
  • 溪渚:溪流中的小洲。
  • :捣物的棒槌。
  • 生理:生计。
  • 浮荣:虚浮的荣华。

翻译

美好的树木遮蔽着简陋的房屋,斑鸠的叫声遍布村庄。农事开始,无论男女都努力劳作。早晨做饭的炊烟还未升起,人们就驱赶着牛去整理田地。这个时候如果宴乐嬉戏,怎能种出好的庄稼呢?清晨听到雨声过去,春水涨满了溪流中的小洲。小男孩学习驾驭犁,小女孩也能用杵捣物。生计虽微小,但虚浮的荣华不是我所追求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明代农村的田园生活,通过嘉树、鸣鸠等自然元素,展现了宁静和谐的乡村景象。诗中强调了农事的重要性,无论男女老少都参与其中,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劳动的尊重。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浮华世界的超然态度,体现了其淡泊名利、崇尚自然的价值观。

樊阜

明浙江缙云人,字时登。成化四年举人。官延平府学训导。有《樊山摘稿》。 ► 7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