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唐人刘阮五首刘阮游天台

卧怜薄倖损霓裳,古洞生寒思正长。 芳草不归春寂寞,斜阳凝望晚苍茫。 鹤飞沧海云初断,人远瑶台花自香。 风树萧萧月炯炯,晤郎彷佛复羞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原诗的韵脚和用韵次序作诗。
  • 刘阮:指刘晨和阮肇,传说中的两位仙人,曾游天台山。
  • 天台:山名,位于浙江省,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薄倖:薄情,负心。
  • 霓裳:指仙人的衣服,这里比喻美好的生活或爱情。
  • 古洞:指天台山中的洞穴,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斜阳:傍晚的太阳。
  • 苍茫:模糊不清的样子,常用来形容远方的景色。
  • 沧海:大海。
  • 瑶台: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华丽楼台。
  • 炯炯:形容月光明亮。
  • 晤郎:遇见情人。

翻译

我躺在床上,感叹着薄情的伤害,如同仙衣破损,古洞中生出寒意,我的思绪绵长。 春天的芳草未能归来,使得春天显得寂寞,傍晚时分,斜阳下凝望远方,景色苍茫。 仙鹤飞过沧海,云雾初散,人们远离瑶台,那里的花儿依旧散发着香气。 风中的树木萧萧作响,月光明亮,我仿佛遇见了情人,却又羞于面对他。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天台山仙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情感的无奈。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霓裳”、“古洞”、“芳草”、“斜阳”等,构建了一个既神秘又充满哀愁的仙境画面。末句“晤郎彷佛复羞郎”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遇见情人的喜悦,又有羞于面对的矛盾。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细腻,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