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前韵
注释
- 虞渊(yú yuān):传说中日落之处。谽谺(hān xiā):山谷空深的样子。
- 金枢:指月。
- 眣(dié):直视。
- 蓐收:古代神话中的秋神。
- 莎鸡:虫名,即纺织娘。
- 坎轲(kǎn kē):同“坎坷”,比喻不顺利。
- 婴:遭受。
- 蓬荜(péng bì):“蓬门荜户”的略语,形容穷人住的房子。
- 覆盆:比喻难见光明的处境。
- 隋珠:传说中的夜明珠。
- 革匮(guì):皮箱。
- 和璧:和氏璧。韎韦韠(mèi wéi bì):赤黄色皮制的蔽膝。
- 吴罡:神话人物。
- 纤阿(qiān ē):神话中御月车的女神。
- 罝毕(jū bì):捕兽的网。
- 尸位:居位而不尽职。
- 罔闻知:毫无所闻。
- 鹬(yù):水鸟名。
- 威弧:星名。弛其彀(gòu):把弓放松。
- 蛇豕(shǐ)陆梁:比喻坏人猖狂肆虐。
- 高牙大纛(dào):指军中的旗帜,比喻声势显赫。
- 藩垣:藩篱,屏障。
- 陵轶(líng yì):侵犯,欺压。
- 喁喁(yóng yóng):形容众人归附的样子。
- 赤绂(fú)玄裳:红色蔽膝和黑色下衣,古代官员服饰。狞獝(níng xù):凶猛恶戾的样子。
- 骘(zhì):安定。
- 旱魃(bá):传说中引起旱灾的怪物。
- 东作西成:指春耕秋收。
- 阊阖(chāng hé):传说中的天门,也指皇宫正门。
- 驻跸(zhù bì):帝王出行时中途停留暂住。
翻译
虞渊深邃广阔收纳了西归的落日,月神从金枢而出与落日交替出现。月亮刚离开水面看上去好像在飞,稍微映着微云看过去目光还直视着。这时秋神蓐收开始执掌秋政,莎鸡振动翅膀鸣叫声好像蝉声终止。嫦娥化着美丽妆容去朝见玉帝,却在半途中遭遇坎坷染上祸疾。旅人苦于炎热渴望清凉,畅快地看到月光洒满自家简陋房屋。希望打开明镜照亮这黑暗处境,怎能想到被瘴气灰尘模糊得漆黑一片。隋珠自惭牢固地被收藏在皮箱中,和氏璧可叹被蒙在韎韦韠里。吴罡的树折断他自己无法谋划,纤阿驾驭的马跑不动也无人呵斥。三足蟾蜍受惊跳进坑洼,八窍玉兔奔跑中落入捕兽网。用围灰破月晕的方法空自传说有妙方,用玉屑补月缺的办法也是徒劳有术。雷公害怕停止了灵鼓,湘女忧愁放下了鸣瑟。老人们说这是蛤蟆精作怪,暗中潜藏奸妖满足口腹之欲。羲和占据官位却毫不知情,作为人难道还不如鹬鸟?往年象征武力的威弧星不再张弓,坏人猖狂肆虐谁又能去质问。大官们打着大旗镇守藩篱,百姓们肝肠寸断忍气吞声遭受欺凌。江淮地区汹涌动荡湖浙之地沸腾不安,百姓的骸骨堆成大山连着刑具。百姓们像锅中的鱼般困苦,百官们像裤子中的虱子般愚蠢。贤良之士如黄茅白苇般被抛弃,凶残恶戾的人穿着官服备受恩宠。上天显示灾变为何不警惕敬畏,只有美德感动上天,上天才能让天下安定。况且如今旱魃又在制造灾祸,春耕秋收都不能正常进行。怎样才能呈上言辞到天门前,圣明的君主如果听闻应该停下出行脚步。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神话传说为素材,构建出宏大而奇幻的场景,借天象灾变来影射社会现实。开篇描绘日月运行,展示自然天象,随后笔锋一转,写到各种灾祸频生,如月亮出现异常、神话人物遭遇挫折等,暗指社会出现诸多问题。诗中严厉批判了执政者的尸位素餐,比如“羲和尸位罔闻知”,对当时的政治腐败、贤愚倒置现象进行了深刻揭露,像“黄茅白苇弃贤良,赤绂玄裳宠狞獝”形象地展现出真正贤能之人被弃,邪恶之徒得宠的乱象。同时也写出百姓在动荡局势中的苦难,“万姓喁喁釜里鱼”体现出百姓如同在锅中煎熬般的悲惨生活。整首诗内容丰富,富有想象力,情感沉郁悲愤,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以及渴望圣主改变现状、让百姓脱离苦海的心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