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夜来

· 刘基
微月就没银河烂,城乌哑哑夜将半。 忧愁不寐揽衣起,仰看明星坐待旦。 威弧历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 槐根王侯梦未觉,岂知鸡声堪断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微月:指月初的月亮,此时月亮较细小,光线微弱。
  • :消失。
  • 银河:天空中由大量恒星组成的带状星系,在夜晚看起来像一条明亮的河流。
  • :明亮。
  • 哑哑:形容乌鸦的叫声。
  • 夜将半:夜晚即将过半。
  • :睡觉。
  • 揽衣:整理衣服。
  • 明星:明亮的星星。
  • 坐待旦:坐着等待天亮。
  • 威弧:指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威和弧。
  • 历落:排列有序。
  • 天狼:天狼星,夜空中最亮的恒星之一。
  • 两旗:指北斗七星中的两颗星,形状像旗帜。
  • 风不扬:风不起,即风平息。
  • 槐根:槐树的根部,这里可能指槐树下的梦境。
  • 王侯梦:指高贵或显赫的梦境。
  • :醒来。
  • 鸡声:鸡的叫声,常用来象征黎明的到来。
  •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翻译

月初的月亮已经消失,银河依旧明亮,城中的乌鸦发出哑哑的叫声,夜晚即将过半。忧愁使我无法入睡,我整理衣服起身,抬头仰望明亮的星星,坐着等待天亮。北斗七星排列有序,天狼星高悬,两颗像旗帜的星星似乎要动,但风却不扬。槐树下的王侯梦境还未醒来,哪里知道鸡鸣声竟能让人如此悲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夜晚的景象,通过微月、银河、乌鸦叫声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人的心情显得沉重,他因忧愁而夜不能寐,选择起身仰望星空,等待天明。诗中“威弧历落连天狼,两旗欲动风不扬”一句,巧妙地运用天象来象征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结尾的“槐根王侯梦未觉,岂知鸡声堪断肠”则透露出诗人对现实与梦境的深刻反思,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哀伤。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