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景龙之通州同知任分韵得勋字
泛泛水上沤,飘飘空中云。
俱为无根蒂,摇漾随絪缊。
北风厉玄冥,霜雪下纷纷。
送子陟长道,雁声不可闻。
盛年复几何,逝川去沄沄。
朔方沙漠地,杂沓驼马群。
居庸接太行,华貊所由分。
阴山茹毛国,未尝识耕耘。
自古所攘斥,比之鹿与麇。
汴京失其驭,冠裳倒玄纁。
否极泰则来,天生圣明君。
扬旗指大荒,旄头落胡氛。
玉帐万貔虎,爪牙天将军。
子行勿叹劳,袭芳衣必薰。
君恩重山岳,矧敢负以蚊。
丈夫有壮志,曷间武与文。
不见传介子,盛烈光典坟。
奉子一杯酒,别离安足云。
时哉谅有会,勉旃树功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泛泛:漂浮不定的样子。
- 沤(ōu):水泡。
- 絪缊(yīn yūn):古代指天地间的元气。
- 厉玄冥:指北风凛冽,玄冥为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
- 陟(zhì):登高,上升。
- 沄沄(yún yún):形容水流急速。
- 杂沓:杂乱无序。
- 华貊(mò):古代对北方民族的称呼。
- 茹毛:指原始的生食方式。
- 攘斥:排斥,驱逐。
- 鹿与麇(jūn):鹿和麇,比喻被排斥的对象。
- 玄纁(xūn):黑色和浅红色,这里指衣冠。
- 否极泰来:指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
- 旄头: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 貔虎:比喻勇猛的军队。
- 矧(shěn):何况。
- 曷间:何须区分。
- 典坟:古代典籍。
- 奉:敬献。
- 勉旃:努力。
翻译
漂浮在水上的泡沫,飘扬在空中的云朵。 它们都没有固定的根基,随风摇曳,随气流转。 北风凛冽,玄冥之神降临,霜雪纷纷而下。 送你踏上漫长的道路,雁鸣声已不可听见。 青春岁月能有几何,流逝的河水急速而去。 北方沙漠之地,驼马群杂乱无序。 居庸关与太行山相连,是华貊民族的分界。 阴山下的原始民族,未曾知晓耕耘之事。 自古以来就被排斥,如同鹿与麇一般。 汴京失去了统治,衣冠颠倒。 逆境到了极点,泰来之时,天生的圣明君主出现。 扬旗指向荒野,胡人的旄头落下。 玉帐中万军勇猛,天将军的爪牙。 你此行不必叹息劳苦,穿上芳香的衣裳。 君恩重如山岳,何况敢以蚊虫之力负之。 大丈夫有壮志,何须区分武与文。 不见传介子,其盛烈事迹光照典籍。 敬你一杯酒,别离又何足挂齿。 时机自有其会,努力树立功勋。
赏析
这首诗是刘基送别叶景龙赴通州同知任时所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对友人远行的不舍与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泛泛水上沤”、“飘飘空中云”等,形象地表达了人生无常和离别的哀愁。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人前程的期望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远大的志向。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刘基作为明代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