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江村风雨图

· 刘基
日落千山风雨来,野昏林赤鸟飞回。 风吹烟雾连天起,雨送雷霆入地回。 龙母鲛绡云半湿,巫娥贝阙夜深开。 暮寒燕子归华屋,愁绝馀花委碧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鲛绡(jiāo xiāo):传说中鲛人所织的丝织品,这里指云雾。
  • 贝阙:用贝壳装饰的宫阙,指神仙的居所。

翻译

太阳落下,千山之间风雨骤起,野外的景色变得昏暗,树林被染成红色,鸟儿飞回巢中。风吹动烟雾,连天而起,雨伴随着雷霆,深入地底。云雾半湿,仿佛龙母所织的鲛绡,夜深时,巫山女神的贝阙缓缓开启。傍晚时分,寒风中的燕子飞回华丽的屋檐下,而那些残留的花朵,则愁苦地落在碧绿的苔藓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山雨欲来的景象,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神秘。诗中“日落千山风雨来”一句,即以宏大的视角开篇,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雨。后文通过对风雨、烟雾、雷霆等自然元素的细腻刻画,以及对龙母、巫娥等神话形象的引入,增添了诗作的神秘色彩和艺术魅力。结尾处的“愁绝馀花委碧苔”,则巧妙地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变迁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凋零的哀愁。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