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韩泷昌黎庙

梵宫处处摇金碧,韩庙犹瞻泷水旁。 南去潮阳沧海远,西来衡岳楚天长。 文澜倒峡常风雨,直气高峰自雪霜。 日晚停舟荐蘋藻,犹怜浊世满秕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yè):拜访。
  • 梵宫 (fàn gōng):佛寺。
  • 金碧:形容建筑物的华丽辉煌。
  • 韩庙:纪念韩愈的庙宇。
  • 泷水 (lóng shuǐ):河流名。
  • 潮阳:地名,位于广东省。
  • 沧海 (cāng hǎi):大海。
  • 衡岳 (héng yuè):衡山,位于湖南省。
  • 楚天:指楚地的天空,泛指南方。
  • 文澜 (wén lán):文章的波澜,比喻文章气势磅礴。
  • 倒峡 (dǎo xiá):比喻文章气势如山崩地裂。
  • 直气:刚直的气概。
  • 高峰:比喻高尚的品德或卓越的成就。
  • 蘋藻 (píng zǎo):水草,古代用于祭祀。
  • 浊世 (zhuó shì):混乱的时代。
  • 秕糠 (bǐ kāng):谷物的皮壳,比喻无用之物。

翻译

佛寺处处闪耀着金碧辉煌,韩愈的庙宇依然屹立在泷水旁。 南下潮阳,大海遥远,西望衡山,楚天辽阔。 文章气势如山崩地裂,常伴风雨,刚直的气概如高峰上的雪霜。 傍晚停舟,献上蘋藻,仍然怜悯这混乱的世界充满了无用之物。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韩愈庙宇的庄严与周围自然景观的壮阔,表达了对韩愈文才与气节的敬仰。诗中“文澜倒峡常风雨”一句,形象地描绘了韩愈文章的磅礴气势,而“直气高峰自雪霜”则赞颂了其刚直不阿的品格。结尾处的“浊世满秕糠”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不满与对韩愈精神的怀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

邓云霄

明广东东莞人,字玄度。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授长洲知县,官至广西参政。有《冷邸小言》、《漱玉斋集》、《百花洲集》等。 ► 25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