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四十首

· 刘基
空庭生夕阴,高阁留返照。 归鸦集纷纷,栖雀鸣噭噭。 冥思观群物,肆目展遐眺。 草树蔚参差,云霞相辉耀。 慷慨商山心,想像苏门啸。 大鹏抟扶摇,斥鴳翳蓬藋。 悠悠共沦汨,溃溃堪一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夕阴:傍晚的阴凉。
  • 返照:夕阳的余晖。
  • 归鸦:归巢的乌鸦。
  • 噭噭(jiào jiào):鸟鸣声。
  • 冥思:深思。
  • 肆目:放眼。
  • 遐眺:远望。
  • :茂盛。
  • 参差:不齐的样子。
  • 商山心:指隐居的心思,商山是古代隐士常去的地方。
  • 苏门啸:指高远的志向,苏门是古代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
  • 大鹏:传说中的大鸟,能飞得很高很远。
  • 抟扶摇:盘旋上升的样子,扶摇指旋风。
  • 斥鴃(chì yàn):小鸟,这里指小人物。
  • 翳蓬藋(yì péng diào):遮蔽在蓬草和藋草中,形容隐蔽或卑微。
  • 悠悠:长久。
  • 沦汨(lún mì):沉没,消失。
  • 溃溃:混乱无序的样子。

翻译

空旷的庭院中,傍晚的阴凉渐渐升起,高大的楼阁还留有夕阳的余晖。归巢的乌鸦纷纷聚集,栖息的麻雀鸣叫声声。我深思着观察周围的万物,放眼远望,展开遐想。草木茂盛,高低不齐,云霞相互辉映,闪耀着光芒。我感慨着隐居的心思,想象着高远的志向。大鹏鸟盘旋上升,小鸟却隐蔽在蓬草和藋草中。长久以来,我们都沉没在混乱无序之中,这真是一笑置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的景色,通过归鸦、栖雀等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高远志向的追求。诗中运用了大鹏和小鸟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不同人生境遇的感慨。最后,诗人以一种超然的态度看待世事的混乱,表达了一种豁达和洒脱的情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