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黄柳 · 台城秋夜
江城夜寂,何处吹羌笛。城上月高风淅淅,翻动林梢败叶,一片琅玕下空碧。
倦游客,乡关暮云隔。谩回首,盼归翼,想柴门、流水依然在。
白发参军,青衫司马,休向天涯泪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羌笛:古代羌族的一种乐器。
- 淅淅:风声。
- 琅玕:美石,这里形容落叶声。
- 空碧:清澈的蓝天。
- 倦游客:疲惫的旅行者。
- 乡关:故乡。
- 谩回首:徒然回首。
- 盼归翼:期待归家的鸟儿。
- 白发参军:指年老的军人。
- 青衫司马:指年轻的官员。
翻译
江城夜晚寂静无声,不知何处传来了羌笛的吹奏。城上的月亮高挂,风声淅淅,吹动着树林顶端的枯叶,落叶声如美石般清脆,飘落在清澈的蓝天之下。
疲惫的旅行者,远望故乡的方向,只见暮色中的云层阻隔。徒然回首,期待着归家的鸟儿,想象着柴门旁,流水依旧潺潺。
年老的军人和年轻的官员啊,不要再向着遥远的天涯流泪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江城秋夜的寂静与凄凉,通过羌笛声、风声、落叶声等自然音响,营造出一种深沉的思乡之情。诗中“倦游客”的形象,表达了旅行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对归途的渴望。结尾处的“白发参军,青衫司马,休向天涯泪滴”则是一种劝慰,希望那些远离家乡的人不要过于悲伤,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同情。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
刘基的其他作品
- 《 六月十八日自天章入城作 》 —— [ 明 ] 刘基
- 《 柯桥灵秘寺即景赠基上人 》 —— [ 明 ] 刘基
- 《 王子乔 》 —— [ 明 ] 刘基
- 《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十七 》 —— [ 明 ] 刘基
- 《 次韵和新罗严上人秋日见寄二首 》 —— [ 明 ] 刘基
- 《 遣兴 》 —— [ 明 ] 刘基
- 《 忆王孙 · 十二首集句 》 —— [ 明 ] 刘基
- 《 虞美人 · 有感 》 —— [ 明 ] 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