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盗二首

岭南原乐国,此日困徵求。 几处茅茨在,萧萧江上秋。 岛夷栖澳口,海舰蔽钦州。 谁为纾长策,毋令藿食忧。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岭南:指中国南方的五岭以南地区,大致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
  • 乐国:指理想中的安乐之地。
  • 困徵求:指因赋税、征召而陷入困境。
  • 茅茨:茅草屋顶,指简陋的房屋。
  • 萧萧:形容风声或草木摇动的声音。
  • 岛夷:古代对沿海岛屿上居民的称呼。
  • 澳口:指海湾或河口。
  • 海舰:指海上的船只。
  • :遮蔽,覆盖。
  • 钦州:地名,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沿海。
  • :缓解,解除。
  • 长策:长远的计策或政策。
  • 藿食:指粗劣的食物,比喻生活贫困。
  • :忧虑,担忧。

翻译

岭南原本是理想的安乐之地,如今却因赋税和征召而陷入困境。 几处简陋的茅屋依旧存在,江上的秋风萧萧作响。 岛上的居民栖息在海湾口,海上的船只遮蔽了钦州的海域。 谁能提出长远的策略,以解除我们因贫困而生的忧虑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岭南地区因赋税和征召而陷入困境的景象,通过对比原本的乐土与现今的困境,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的深切关怀。诗中“萧萧江上秋”一句,以秋风萧瑟之声,增强了诗中的悲凉气氛。末句“谁为纾长策,毋令藿食忧”则强烈呼吁有识之士提出解决方案,以缓解民众的贫困之忧,体现了诗人深切的社会责任感。

欧大任

明广东顺德人,字祯伯。嘉靖间由岁贡生官至南京工部郎中。工诗。为“广五子”之一。卒年八十。有《虞部集》、《百粤先贤志》。 ► 392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