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文村晚归

斜日荒山返旆旌,野烟迢递暗孤城。 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 细雨不禁花外冷,惊风可奈树边声。 芳菲有兴催归急,每苦登临不称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旆旌(pèi jīng):古代旗帜的一种,这里指旗帜。
  • 迢递(tiáo dì):遥远的样子。
  • 连云碧:形容草木茂盛,与云相连,呈现出碧绿色。
  • 隔岸明:对岸的景色在水中映照得明亮。
  • 芳菲:花草的香气,这里指春天的景色。
  • 登临:登山临水,泛指游览山水。

翻译

夕阳斜照在荒凉的山上,我返回时旗帜在风中飘扬。野外的炊烟遥远地遮蔽了孤城。春天的小路迷失在连绵不断的碧绿草地中,仿佛与云相连;清澈的河水环绕着寒冷的平原,对岸的景色在水面上映照得十分明亮。细雨中,花外的空气显得格外寒冷;惊风中,树边的声音让人难以忍受。春天的美景催促我急忙归去,但我每次游览山水时,总是感到心情不甚舒畅。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傍晚归途中的景色,通过“斜日”、“荒山”、“野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荒凉而遥远的氛围。诗中“路迷春草连云碧,水绕寒川隔岸明”以对仗工整的句式,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河水的清澈。后两句则通过“细雨”、“惊风”等自然现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不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

赵完璧

明山东胶州人,字全卿,号云壑,又号海壑。由贡生官至巩昌府通判。工诗,多触事起兴,吐属天然。有《海壑吟稿》。 ► 54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