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

· 刘基
问青青,河畔草,能得几时好?春去难留,镜掩鸾空老。凄凉深院黄昏,新愁陈恨,趁风雨、一齐来到。 雾云杳,漫有千丈游丝,那堪系残照。罗幕寒生,哽咽子规叫。断肠只是缘愁,柔肠数寸,怎禁得、许多烦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青青:形容草色翠绿。
  • 河畔:河边。
  • 镜掩鸾空老:比喻女子因无伴侣而孤独终老。鸾,传说中的凤凰类鸟,常用来象征夫妻。
  • 陈恨:旧恨,久积的怨恨。
  • 雾云杳:形容天空云雾缭绕,昏暗不明。
  • 游丝:飘动的细丝,比喻思绪或情感的飘渺不定。
  • 残照:夕阳的余晖。
  • 罗幕:轻薄的帷幕。
  • 哽咽:因悲伤而声音阻塞。
  • 子规:杜鹃鸟,其叫声凄切,常用来象征哀怨。
  • 柔肠:比喻温柔的心肠,多指女性的情感。

翻译

问那河边的青青草,能有多久的美丽?春天离去,难以挽留,就像镜中孤独的鸾鸟终将老去。在凄凉的深院中,黄昏时分,新愁旧恨,随着风雨一同袭来。

天空云雾缭绕,昏暗不明,漫无边际的思绪,怎能系住夕阳的余晖?轻薄的帷幕透出寒意,杜鹃鸟的叫声哽咽凄切。断肠只因满怀愁绪,数寸柔肠,怎能承受这许多烦恼?

赏析

这首作品以河畔草的短暂美丽为引子,抒发了对逝去春光和孤独终老的哀愁。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镜掩鸾空老”、“哽咽子规叫”,形象地表达了深沉的孤独和无尽的愁思。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明代词人刘基对人生无常和情感深沉的深刻感悟。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