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仇四首

·
勾践昔灭吴,用心非一朝。 种蠡若相忌,宿恨谁与销。 既切尝胆苦,复甘即薪劳。 大仇一云复,草木亦光昭。 于今虏方殷,矧恃屡胜骄。 苟能伺其隙,贼首必见枭。
拼音分享图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勾践:春秋时期越国的国君,曾被吴国打败,后卧薪尝胆,最终灭吴复仇。
  • 种蠡:指越国大夫文种和范蠡,两人曾辅佐勾践复仇。
  • 宿恨:旧仇,长久的仇恨。
  • 尝胆苦:勾践卧薪尝胆,意指忍受艰苦,不忘国仇。
  • 即薪劳:即卧薪尝胆,意指忍受艰苦,不忘国仇。
  • 光昭:显赫,显耀。
  • 虏方殷:指敌人(此处指北方的蒙古族)势力正盛。
  • (shěn):何况,况且。
  • 伺其隙:寻找敌人的破绽。
  • 贼首:指敌人的首领。
  • 见枭:被斩首。

翻译

勾践昔日灭吴,其用心非一朝一夕。文种和范蠡若相互猜忌,那长久的仇恨又怎能消解?勾践既已忍受了尝胆的苦楚,又甘愿承受卧薪的辛劳。一旦大仇得报,连草木都显得光彩照人。如今敌人的势力正盛,何况他们还依仗着屡次胜利而骄傲。只要能找到他们的破绽,敌人的首领必定会被斩首。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回顾勾践灭吴的历史,强调了忍辱负重、坚持不懈的重要性。诗中“尝胆苦”与“即薪劳”形象地描绘了勾践的坚韧与决心,而“大仇一云复,草木亦光昭”则展现了复仇成功后的荣耀与光彩。后半部分则通过对当前形势的分析,表达了寻找敌人破绽、一举击败敌人的决心与策略。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历史与现实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对复仇与胜利的深刻理解。

刘溥

明苏州府长洲人,字原博。祖、父皆以医得官。宣德初,以善医授惠州局副使。后调太医院吏目。博通经史,精天文律历之学,亦善画工诗,与晏铎、王淮、汤胤绩、苏平、邹亮、蒋忠等号“景泰十才子”,常被推为盟主。有《草窗集》。 ► 7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