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五首
山中有一鬼,跳跷唯短足。
薜萝充衣裳,橡栗代饘粥。
岩崖结重阴,旸光不能烛。
春花昼掩霭,涧水秋濆薄。
矧兹入林墟,慕此鸡与鹜。
啸梁儿童惊,发藏妇妪哭。
上天赫有威,民怒曷可拗。
胡不安厥爱,藏形以自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跳跷(tiào qiāo):形容行走时脚步轻快。
- 薜萝(bì luó):一种植物,常用来形容隐士的服饰。
- 饘粥(zhān zhōu):稀饭。
- 旸光(yáng guāng):阳光。
- 濆薄(fén báo):水流冲击的声音。
- 矧(shěn):何况。
- 啸梁:指在屋梁上啸叫。
- 发藏:指头发散乱。
- 曷可拗(hé kě ào):怎么能够违抗。
- 厥爱:其爱,指鬼的爱。
- 自玉:自珍,自爱。
翻译
山中有一鬼,行走轻快但足短。以薜萝为衣,橡栗代替稀饭。岩崖下结成重阴,阳光无法照入。春花在白昼掩映,涧水秋日冲击声薄。何况进入这林间废墟,羡慕这里的鸡和鸭。在屋梁上啸叫使儿童惊恐,头发散乱使妇妪哭泣。上天威严显赫,民怒怎能违抗。为何不安于自己的爱,藏形以自珍。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山中鬼的形象,通过对其生活环境和行为的描写,展现了其与世隔绝的孤寂和无奈。诗中“薜萝充衣裳,橡栗代饘粥”等句,生动地描绘了鬼的简朴生活,而“啸梁儿童惊,发藏妇妪哭”则反映了鬼对人间的影响。结尾处对鬼的劝诫,表达了对其自爱自珍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对世间纷扰的无奈和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