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杂诗四首
首夏凉风生,朝树结晚色。
濛濛细雨交,惨惨原野黑。
衡门长藜莠,坏壁穿荆棘。
念彼征戍儿,沾湿荷戈戟。
囊橐罄留赀,藿菽难充食。
供输既乏绝,战斗何时息。
巢居者谁子,鼠窜延晷刻。
田畴没蓬蒿,无处勤尔力。
旻天高寥寥,仰视不可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首夏:初夏。
- 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
- 藜莠:藜和莠,都是野草。
- 囊橐:口袋,这里指行囊。
- 罄:尽,空。
- 留赀:留下的财物。
- 藿菽:豆叶和豆子,泛指粗劣的食物。
- 供输:供给和运输。
- 乏绝:缺乏,断绝。
- 巢居:指在树上筑巢居住的人。
- 鼠窜:像老鼠一样逃窜。
- 延晷刻:拖延时间。
- 田畴:田地。
- 没蓬蒿:被杂草覆盖。
- 旻天:天空。
- 寥寥:空旷辽阔的样子。
- 仰视不可极:抬头看,看不到尽头。
翻译
初夏时节,凉风习习,早晨的树木染上了傍晚的色彩。细雨绵绵,原野显得阴沉黑暗。简陋的房屋长满了野草,破败的墙壁上荆棘丛生。想到那些出征的士兵,他们湿透了衣甲,手持兵器。行囊中的财物已经耗尽,只能吃些粗劣的食物。供给已经断绝,战斗何时才能停止?那些在树上筑巢的人是谁,他们像老鼠一样逃窜,拖延着时间。田地被杂草覆盖,无处施展你们的劳力。天空高远辽阔,抬头望去,看不到尽头。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的凄凉景象,通过对比自然环境的变迁和人们生活的艰辛,表达了诗人对战争和苦难的深刻反思。诗中,“衡门长藜莠,坏壁穿荆棘”等句,以具象的描写展现了战乱带来的破坏和荒凉。而“念彼征戍儿,沾湿荷戈戟”则透露出对士兵的同情和对战争的厌恶。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诗人对时代苦难的深刻关注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