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中病疟戏作呈石末公
所属合集
注释
- 烝(zhēng):众多。
- 蹭蹬(cèng dèng):路途险阻难行,这里形容身体不适。
- 堀堁(kū kè):尘扬貌。
- 埲塕(běng wěng):尘土飞扬。
- 熇(hè):火势旺盛。
- 砉(huā):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
- 蚩蚩:敦厚貌。
- 水帝子:传说中的水神。
- 琚(jū):古人佩戴的玉。
- 瓆(zhì):古人佩戴的玉器。
- 挏(dòng):摇动。
- 赫斯怒:震怒。
- 董(dǒng):监督,管理。
- 丹元:道教语,心神名。
- 爽灵:道教语,心神名。
- 唝(gǒng):同“唝吥”,地名,在柬埔寨。这里用来形容声音。
- 批亢(pī kàng):批,打击;亢,咽喉,比喻要害处。
- 躇躇(chú chú):犹豫,徘徊。
- 咏咏(yǒng yǒng):形容声音悠长。
- 翛翛(xiāo xiāo):象声词,形容虫、鸟等的翅膀振动声。
- 螽(zhōng):一种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善跳跃,对农作物有害。
- 股切:象声词,形容虫鸣声。
- 嗅嗅(xiù xiù):象声词。
- 鵙(jú):鸟名,又名伯劳。
- 翅翪(chì zōng):翅膀收敛的样子。
- 軿(píng):古代一种有帷幔的车,多供妇女乘坐。
- 釐(lí):治理。
- 辘(lù):象声词。
- 窸窣(xī sū):形容细小的摩擦声。
- 蠛蠓(miè měng):一种小飞虫,比蚊子小,褐色或黑色,多成群飞舞。
- 凌竞(líng jìng):形容寒冷。
- 剥床辨:指病情如同床被剥落一样严重。
- 佩琫(bèng):佩刀鞘上饰物,上部称琫,下部称珌。
- 暡曚(wěng méng):日光不明貌。
- 菶菶(běng běng):草木茂盛的样子。
- 暵(hàn):干枯。
- 嚚嚚(yín yín):愚蠢而顽固的样子。
- 懵懵(měng měng):模糊不清。
- 黟(yī):黑。
- 酆(fēng):迷信传说指阴间。
- 馘(guó):古代战争中割取所杀敌人的左耳以计数献功。
翻译
晚上沐浴后感觉浑身燥热,毛孔都张开了。没想到这可恶的病风,扬起尘土到处飞扬。它带着强烈的暑气长驱直入,热得像头发着火一样。这邪气钻入肌肤进入经络,像钥匙开锁一样冲击着身体。那敦厚的水帝子,像老鼠一样潜伏着等待时机。痴呆的琚和狡猾的瓆,一同出现帮忙捣乱。上天之君震怒了,六军亲自监督管理。心神丹元和爽灵,迎头痛击那咆哮的病魔。主客双方相互攻击要害,天地都为之摇动。刚开始接触时还犹豫不决,再次接触就发出悠长的声音。虫鸣声切切,伯劳鸟翅膀收敛。树叶沙沙作响,车子发出辘辘声。惊起的沙尘沙沙作响,落下的雪花像小飞虫一样飞舞。寒冷使人感觉像床被剥落一样难受,身体像佩刀的饰物被敲琢摇动。玄冰凝结在太阴之处,河海好像溢出了银汞。突然阳气回转,太阳的光线开始变得明亮。细微的泉水慢慢涌出,轻烟缓缓飘动。柔软的树枝婀娜多姿,柔弱的叶子繁茂生长。这热度就像九个太阳的火焰,炽热得让人无法直视。炎热的祝融之火,烧灼着高山峻岭。龙奔腾着回到大漠,虎离去蛰伏在空山中。热气能烘熟金石,闪烁着像彩虹一样。大力讨伐那愚蠢顽固的病魔,让神志不清的人恢复安宁。头痛得以缓解,汗水如流水般消散。黑暗中的群魔被消灭,黄庭中的百神得以汇总。很奇怪这天地之气,来得快去得也匆忙。聚集时像蚂蚁奔向膻味,分散时像蜜蜂离开蜂巢。暂且把这些都抛开不要想,夜里听着鼓声要谨慎。
赏析
这首诗以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描绘了诗人患病时的感受以及与疾病抗争的过程。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如将病风比作小人,将病魔的攻击形容为钥匙开锁,将主客双方的争斗形容为天地摇动等,使诗歌充满了奇幻的色彩。同时,诗中对各种声音、景象的描写,如虫鸣、车声、沙尘声、雪花飞舞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能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痛苦和抗争。此外,诗中还提到了天地之气的变化,以及对病魔的讨伐和身体的恢复,表达了诗人对健康的渴望和对生命的热爱。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瑰丽,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才华。

刘基
刘基的其他作品
相关推荐
- 《 太常夏仲昭墨竹为庄宪使尚源题 》 —— [ 明 ] 童轩
- 《 乙未夏五月初三日夜梦侍朝因追想平日所见成绝句三十八首 其二十 》 —— [ 明 ] 黄淮
- 《 仲夏与客泛石湖 》 —— [ 明 ] 郭谏臣
- 《 仲夏斋戒月 》 —— [ 唐 ] 白居易
- 《 中夏昼卧 》 —— [ 五代十国 ] 刘兼
- 《 书扇寄玉岩在瑶芳所书是日食金桃(洪武庚戌夏五月) 》 —— [ 元 ] 杨维桢
- 《 上章纳禄恩畀外祠遂以五月初东归五首 》 —— [ 宋 ] 陆游
- 《 仲夏过红桥阻雨次日寻幽至暮 》 —— [ 清 ] 戴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