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谦上人秋兴七首

· 刘基
故乡知巳不曾逢,满目云山恨万重。 斥堠霜清寒夜柝,谯楼风急晓城钟。 此时绕树怜乌鹊,异县携家想駏蛩。 独向晴檐问梅蕊,数枝和雪为谁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斥堠(chì hòu):古代用于瞭望敌情的土堡。
  • (tuò):古代打更用的梆子。
  • 谯楼(qiáo lóu):城门上的瞭望楼。
  • 駏蛩(jù qióng):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比喻关系密切的朋友或伴侣。

翻译

在故乡,知己难以相逢,眼前满是云山,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 土堡上的霜花清冷,夜里的梆子声声传来,城楼上的风急促,清晨的钟声在城内回荡。 此时,我环绕着树木,怜悯着那些乌鹊,身处异乡,带着家人,想起了那些亲密无间的朋友。 独自站在晴朗的屋檐下,询问着梅花的花蕊,那几枝带着雪的花朵,究竟是为了谁而绽放?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异乡思念故乡和知己的深情。诗中通过描绘寒冷的夜晚和清晨的景象,以及乌鹊和梅花的形象,传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渴望。特别是最后一句,以梅花带雪的形象,寓意了作者内心的坚韧和不屈,同时也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知己的思念。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作者高超的艺术表现力。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