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陈子晟省亲归连江

· 刘基
连江此去三千里,綵服趋庭及早春。 闽岭白云迎马首,建溪碧水涣龙鳞。 题桥兔颖留南徼,恋阙丹心照北辰。 鹤发正须三釜养,凤城雨露四时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綵服:指华丽的衣服,这里指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省亲。
  • 趋庭:指回家拜见父母。
  • 建溪:福建的一条河流。
  • 涣龙鳞:形容水波粼粼,如同龙鳞一般。
  • 题桥:在桥上题诗。
  • 兔颖:指毛笔,这里指用毛笔题诗。
  • 南徼:指南方的边疆。
  • 恋阙:指对朝廷的眷恋。
  • 北辰:北极星,比喻朝廷或皇帝。
  • 鹤发:白发,指年老。
  • 三釜:古代的一种量器,这里比喻丰厚的俸禄。
  • 凤城:指京城。

翻译

从这里到连江有三千里路,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家拜见父母,正好是早春时节。福建的白云迎接你的马首,建溪的水波粼粼,如同龙鳞一般。你在桥上题诗,用毛笔留下南方的边疆的印记,对朝廷的眷恋之情照亮了北方的星辰。白发正需要丰厚的俸禄来养,京城的雨露四季都是新的。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陈子晟省亲归家的情景,通过“綵服趋庭”、“闽岭白云”、“建溪碧水”等意象,展现了归途的壮丽与喜悦。诗中“题桥兔颖”、“恋阙丹心”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忠诚与眷恋。结尾的“鹤发正须三釜养,凤城雨露四时新”则寄寓了对陈子晟晚年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朝廷的深厚感情。

刘基

刘基

刘基,字伯温,谥曰文成,汉族,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文成县)人,故时人称他刘青田,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文成,后人又称他刘文成、文成公。元末明初杰出的战略家、政治家及文学家,通经史、晓天文、精兵法。他以辅佐朱元璋完成帝业、开创明朝并尽力保持国家的安定,因而驰名天下,被后人比作为诸葛武侯。朱元璋多次称刘基为:“吾之子房也。”在文学史上,刘基与宋濂、高启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 ► 16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