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夫子拜命元揆诗以趣装

· 邝露
樽俎先朝待折冲,师臣重咏旧车攻。 两京玉辂传桴鼓,五铎金陵应栈钟。 北阙渐看红日近,东山聊付白云封。 艰虞早识兴王地,望断南阳五色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樽俎(zūn zǔ):古代盛酒食的器具,这里指筵席、宴会。
  • 折冲:原指击退敌军,此处指抵御外敌、处理外交事务。
  • 师臣:对居师保之位或加有太师官号的执政大臣的尊称。
  • 车攻:《诗经·小雅》中的一篇,描写周宣王在东都郊外举行田猎会同诸侯的诗篇,这里借指军事行动。
  • 玉辂(lù):古代帝王所乘之车,以玉为饰。
  • 桴鼓(fú gǔ):鼓槌与鼓,这里指战争的信号。
  • 五铎(duó):古代军中所用的五种乐器。
  • 金陵:今南京。
  • 栈钟:悬挂在栈道旁的钟,用于警示或报时。
  • 北阙:古代宫殿北面的门楼,是臣子等候朝见或上书奏事之处,后用为朝廷的别称。
  • 东山:这里可能指隐居之地。
  • 艰虞(jiān yú):艰难忧患。
  • 兴王地:开创王业之地。

翻译

在朝廷的筵席上等待着能抵御外敌、处理外交事务的人才,执政大臣再次吟诵起昔日的军事行动。两京的帝王车驾上传来战争的信号,金陵的五种乐器应和着栈道旁的钟声。朝廷渐渐看到红日临近,暂且把东山交付给白云封住(意味着在困难时期,有隐退之意)。很早就意识到这是艰难忧患之地,但也是开创王业之地,望眼欲穿盼着南阳的五色龙(象征帝王)的到来。

赏析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为一位受命担任重要职位的人而作。诗中通过对往昔军事行动的回忆,以及对当前局势的描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受命者的期望。

首联提到在朝廷的筵席上等待有能力处理外交和军事事务的人,强调了当时对人才的需求。颔联中“两京玉辂传桴鼓,五铎金陵应栈钟”描绘了战争的氛围和各地的响应,展现出一种紧张的局势。颈联“北阙渐看红日近,东山聊付白云封”,既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也透露出在困难时期的一种无奈和隐退之意。尾联“艰虞早识兴王地,望断南阳五色龙”,则表明作者意识到此地虽充满艰难忧患,但也是可能开创王业的地方,表达了对帝王的盼望。

整首诗意境宏大,语言古朴,通过一系列的意象和典故,传达出作者对国家和时局的复杂情感。

邝露

明末清初广东南海人,原名瑞露,字湛若。诸生。历游广西、江苏、浙江间,在桂遍历诸土司辖地,悉知其山川风土。唐王立于福州,官中书舍人。永历中,以荐入翰林。清兵破广州,抱古琴绝食死。工诗善书,有《赤雅》、《峤雅》等。 ► 26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