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钟计部之临清时李计部同使

司农今日政分忧,千里黄河握上游。 南国词人逊诗品,中朝名士共仙舟。 当尊海岱诸峰出,矫首燕云王气浮。 却笑风尘留滞客,紫貂谁解酒家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司农:古代官名,掌管钱粮的官职,这里指代钟计部。读音:(sī nóng)
  • :正,恰好的意思。
  • 南国词人:指南边来的文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诗品:诗的品格、格调。
  • 中朝名士:朝中的有名之士,这里指李计部。
  • 仙舟:行驶如飞的舟船,这里是一种赞美之词。
  • 海岱:指东海及泰山一带。读音:(hǎi dài)
  • 王气:旧指象征帝王运数的祥瑞之气。
  • 紫貂:一种贵重的皮草,这里借指富贵之人。

翻译

钟计部今日恰好在为司农的职责而分忧,掌控着黄河上游这千里之地。 我这个来自南方的文人自愧诗的品格不如他人,与来自朝中的名士一同乘坐这如飞的舟船。 面对酒杯,东海泰山的诸峰显现眼前,抬头远望,燕京上空的帝王之气飘浮。 却嘲笑那在风尘中滞留的过客,又有谁能理解在酒家楼中的我,身着紫貂(富贵之装)却内心苦闷。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为送钟计部去临清,而李计部同行时所作。诗中先写钟计部肩负重任,掌控黄河上游地区,显示其职责之重。接着通过对比,表达自己对他人诗品的自谦以及与名士同舟的情景。而后描绘了眼前的壮丽景色,海岱诸峰和燕云王气,增添了诗歌的气势。最后一句通过自我嘲笑,抒发了自己内心的某种苦闷和无奈。整首诗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和对景色的描绘,也有自己情感的流露,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