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大参知郑公入贺还苍梧

兵甲潢池尚未收,都亭重遣始安侯。 殊方瘴雾飞鸢地,壮岁功名跃马秋。 折槛久知臣节苦,赐金多是主恩优。 归心正逐乘槎使,无那潇湘转北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潢(huáng)池:池塘。此指叛乱。
  • 都亭:城邑中的驿舍。
  • 始安侯:此处指郑公,一种美称。
  • 瘴(zhàng)雾: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雾气。
  • 鸢(yuān):老鹰。
  • 折槛:汉槐里令朱云朝见成帝时,请赐剑以斩佞臣安昌侯张禹。成帝大怒,命将朱云拉下斩首。朱云攀殿槛,槛折。后以“折槛”为直谏之典。
  • 乘槎(chá)使:指出使的人。

翻译

叛乱尚未完全平息,在都亭又重新派遣郑公前往。那偏远充满瘴气如同飞鸢之地,正是郑公壮年建立功名的时机。长久以来都知道他敢于直谏,臣子的气节令人钦佩,得到的诸多赏赐也是主上的优厚恩赐。他的归心如同出使之人一样急切,无奈那潇湘之水却向北流淌。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黎民表送郑公入贺还苍梧时所作。诗的首联交代了背景,战争尚未结束,郑公再次被委以重任。颔联描绘了郑公前往的地方环境恶劣,但也是他建立功名的时机,表现出对郑公的期望和鼓励。颈联通过“折槛”的典故,赞扬了郑公的忠直,以及主上对他的恩宠。尾联则表达了郑公的归心似箭,同时“潇湘转北流”也暗示了归程的曲折。整首诗既表达了对郑公的敬仰和祝福,也流露出对时局的关注和感慨,意境深沉,情感真挚。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