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咏端州石砚放言
注释
- 爰(yuán):于是。
- 磊磊落落:形容石头众多堆积的样子。
- 亶(dǎn):实在,诚然。
- 云胡:为什么。
- 燥:使干燥。
- 吁嗟乎:表示感慨、叹息的语气词。
- 混沌凿:指仓颉创造文字,打破了原始的混沌状态。
- 典谟:指《尚书》中的《尧典》、《舜典》和《大禹谟》、《皋陶谟》等篇,这里泛指古代的经典文献。
- 风史:指记载风俗、历史的书籍。
- 管城子:指毛笔。
- 矻矻然(kū kū rán):勤劳不懈的样子。
- 浮磬:一种可制磬的石头。
- 筱簜竹箭(xiǎo dàng zhú jiàn):筱,小竹;簜,大竹;竹箭,一种细竹,可以做箭杆。
- 毛颖管:毛笔。
- 砚田:旧时读书人把以文墨为生看作“笔耕”,所以把砚台比作田地,称“砚田”。
- 标枝野鹿:比喻上古之世在上之君恬淡无为,在下之民顺物自然的社会状态。
- 腹便便(pián pián):形容肚子肥满。
- 脉望:传说中的书虫,据说吃了书上的字可以成仙。
翻译
我听说自从远古盘古开天辟地,从此以轻清的阳气上升为天,重浊的阴气下沉为地。 只有众多堆积、质地沉重且音韵清越的石头,分布在山水之间的各个地方。 无奈天上没有石头,肆意碰撞就会天崩地柱折。有女娲取来石头锻炼用以补天,所剩余的石头有青、玄、赤、白等各种颜色分别开来。 等到百千万年之后,有祖龙骑着马向东而去,而端州的石头实在称得上是奇绝。 这石头当年既然用来补天,直到今天天色依然如此。为什么得到这块石头用来做砚台呢,我想女娲难道难以把它煮熟并烘干,于是任凭它有助于毛笔发墨,呵气就像泉水一般。 唉呀,女娲为什么不明白补天的微妙道理,可惜她不知道这个道理啊。 从仓颉创造文字打破了混沌状态开始,伏羲创作八卦也不过如此。然后才有了上古的经典文献,以及记载风俗、历史的书籍。 民风变得虚伪,圣人也死去了。东家的老儒用六经来补救,而大儒讲仁,小儒讲理。 哪里比得上太古时代的三民,他们互不往来罢了。秦始皇焚书也类似这样,但为什么又有了毛笔呢。 毛笔啊,离开了这块石头就不行。又过了千百年,山的混沌之气和人一起被侵蚀。 八分书体的变体使点画更加方便,于是使得君子和小人都能美化他们的文墨。 从此文风妖异、墨气邪祟都极其奇特。家家书写,人人作诗。把这块石头当作宝贝,勤奋不懈地仰望着天空思考。 用心刻苦,来割裂这浑然一体的元气。唉呀,我想修补它,可是几个夜晚能够修补好呢。 我想要毁掉这块石头来修补,谁能理解我的意思呢。我听说石头的精华,和三皇五帝在天之灵一起发愁。 为什么把我的石头分割破碎,而圣人的糟粕,都被用来供伪儒临摹书写。 难道没有听说在尧的时候洪水逆向流动,在天下泛滥让禹来治理。 巨灵神一劈,水都向东流去。石头可以劈开,那么也可以取来做砚台。 禹如果说,我知道是这样。于是任凭各地把土地上的特产作为贡品进献,只有怪石、浮磬,以及筱簜竹箭。 没有毛笔,没有砚田。没想到到了今天几千年后,山灵的面貌被剥蚀谁来怜悯。 我现在有一块比拳头大的石头,拿起来放在袖中。这也是伪儒之类的人啊。 怎么能够让圣人把这些穿着衣冠的盗贼全部驱赶,把他们安置在像上古时代那样恬淡无为、顺物自然的地方。 让他们思绪悠悠,肚子肥满。礼仪有三百条,威仪有三千条,都还回到没有开始的初始之前。 谁是福的开始,谁是祸的开端。没有表象没有所得,太阳出来就劳作,太阳落下就睡觉。 我也把这块石头扔给众人,众人不接受,扔给女娲,女娲也不一定用它来补天。 为什么让我和文风妖异、墨气邪祟的人争夺这一块石头,不耕种却有收获,不垦田却有熟田,只是用浅薄的见识来推测那脉望的残篇。
赏析
这首诗以端州石砚为引,展开了对文化、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批判。诗人从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的传说写起,引出端州石砚,认为女娲补天剩余的石头被制成砚台,却导致了文风妖异、墨气邪祟的现象。诗中批判了秦始皇焚书、儒家的六经以及虚伪的文风,认为这些都破坏了原本的混沌之元气。诗人表达了对上古时代那种恬淡无为、顺物自然的社会状态的向往,希望能够恢复到没有虚伪和做作的初始状态。整首诗语言古朴,寓意深刻,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犀利的批判,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黎遂球
黎遂球的其他作品
- 《 三月三日同诸公社集南园褉韨即席限韵 》 —— [ 明 ] 黎遂球
- 《 怀谢伯子四首 》 —— [ 明 ] 黎遂球
- 《 自题浴石居 》 —— [ 明 ] 黎遂球
- 《 至南都呈大宗伯李小湾先生 》 —— [ 明 ] 黎遂球
- 《 客宝安将归五羊留别李定夫二首 》 —— [ 明 ] 黎遂球
- 《 送关子喜王崇闇二子入都作 》 —— [ 明 ] 黎遂球
- 《 绿绮曲 》 —— [ 明 ] 黎遂球
- 《 何象冈老师招过村居同欧嘉可谢伯子陈中行家叔君选连夜宴饮赋二首 其一 》 —— [ 明 ] 黎遂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