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丁计部诸子集王鸿胪山斋怀五岳之胜得高字

名山谁历遍,挥麈亦称豪。 岩壑驱词古,风云入望高。 金光遥可掇,藜杖肯辞劳。 猿鹤应相笑,驰烟待尔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zhǔ):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其尾可做拂尘。
  • (hè):山谷。
  • (duō):拾取;摘取。
  • (lí)杖:用藜的老茎做的手杖。

翻译

谁曾将名山都遍历过呢,手持拂尘这也称得上是豪杰了。 山川峡谷使得诗词古朴,风云之景入眼令人觉得高远。 遥远的金光似乎可以拾取,怎会因劳累而舍弃藜杖(放弃前行)呢。 猿猴与仙鹤应该会嘲笑我们,(但)我们要在云烟中追赶它们等待你们。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游历名山的主题展开。诗的开头,诗人以一种豪迈的姿态表达了对遍历名山之人的钦佩,认为手持拂尘的游历者堪称豪杰。接着,诗人描绘了山岩沟壑所带来的古朴之感,以及风云变幻所营造的高远意境。随后,诗人提到那遥远的金光似乎触手可及,表达了对美好景象的追求,同时也表明不会因为路途辛劳而放弃。最后,诗人以猿鹤可能的嘲笑,来激励自己和同伴们在云烟中奋勇前行,展现出积极向上的精神。整首诗意境开阔,语言简洁,表达了诗人对山川景色的热爱和对探索的执着。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