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斋歌
钟王妙迹世希有,典型一代存仙手。
碑版当时走四裔,岂知摧折成枯朽。
负荷虽堪柱石才,沈埋未免尘沙垢。
英雄困顿亦如此,石阙何知但钳口。
谁其眄睐施㫋椎,李侯无乃其华胄。
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
团圆阴魄如顽铁,错落星辰馀北斗。
平生半世看墨本,洒泪临风一回首。
冲腾紫气初发硎,匣之恐作蛟龙吼。
所嗟指腕不相随,习气平生今在否。
李侯瑰磊能攻诗,亦复解发狂濡酒。
操笔应留纸尾书,不觉神明顿还旧。
愿君宝此勿弃捐,败缯敝帚人争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钟王:三国魏钟繇(yáo)和晋王羲之,二人皆为著名书法家。
- 四裔(sì yì):四方边远之地。
- 负荷:承担,这里指承担重任的才能。
- 柱石才:能担当国家重任的人才。
- 沈埋:埋没。
- 眄睐(miǎn lài):顾盼。
- 㫋椎(jiān zhuī):旗和槌,用以泛指旗帜。
- 华胄(huá zhòu):华夏后代。
- 松煤:用松烟制成的墨。
- 雪茧:洁白的纸。
- 蟠虬(pán qiú):盘曲的虬龙。
翻译
钟繇和王羲之的精妙书法世间少有,堪称一代人的典范,存于神仙般的妙手之中。 那些碑版当时流传到四方边远之地,怎料如今已残损破败,变得干枯腐朽。 他们虽有承担重任的才能,却不免被埋没,蒙上尘沙污垢。 英雄陷入困境也是这般,石阙又怎能知晓,只是紧闭着口不言。 是谁在顾盼中挥舞旗帜呢,李侯莫不是他们的华夏后裔。 松烟墨和洁白的纸相互映衬光芒,书写的笔画如春天的蚯蚓和秋天的蛇般相互盘曲。 墨团凝聚的阴魄如坚硬的铁,错落的墨点如星辰中剩下的北斗。 我半辈子都在观赏墨本,洒泪临风,回首往事。 墨刚磨出时,紫气升腾,将其放入匣中,恐怕会如蛟龙般怒吼。 可叹手指手腕不能随心而动,不知平生的习气如今还在否。 李侯才华出众,能写好诗,也能解开束缚,狂放地饮酒。 提笔应该在纸尾留下书法,不知不觉中精神顿时恢复如旧。 希望您珍惜这墨宝不要丢弃,即使是破旧的丝绸和扫帚,人们也会争相购买。
赏析
这首诗以钟繇和王羲之的书法为切入点,表达了对古代艺术的敬仰和对时光流逝中艺术作品命运的感慨。诗中提到钟王的妙迹世间稀有,但如今却已残损,暗示了美好事物在时间中的消逝。同时,作者将英雄的困顿与书法的命运相类比,增添了一种深沉的历史感。
诗中对书法的描写十分生动,如“松煤雪茧相映光,春蚓秋蛇互蟠虬”,形象地描绘了墨与纸的关系以及书法笔画的形态。后半部分则围绕李侯展开,既赞扬了他的诗歌才华和豪放个性,又通过他对书法的热爱和投入,进一步强调了艺术的力量能够让人精神复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将对书法艺术的赞美、对历史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融为一体,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