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公载公实思伯登白云最高顶

千岩云气混重溟,竹院松扉白昼扃。 金锡乍飞游鹤去,贝书初诵毒龙听。 荒台花雨空留碧,阴洞苔文尚带青。 浮世始知无住著,长生还欲问仙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重溟(chóng míng):指大海。
  • (jiōng):关闭。
  • 金锡:指僧人出行时手持的锡杖,此处借指出行的僧人。
  • 贝书:指佛经。

翻译

千座山岩的云气混合在大海之中,竹林环绕的寺院和松枝掩蔽的门扉在白天紧紧关闭。 僧人刚持锡杖飞走如游鹤离去,初次诵读佛经连毒龙也在倾听。 荒芜的台地上花雨飘落只空留下一片碧绿,阴暗的洞中的苔藓纹路仍然带着青色。 在浮华的尘世中才知晓没有可以停留的地方,想要长生还想去询问仙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同登上白云最高顶所见的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对尘世和长生的思考。诗的首联通过描绘云气环绕的山岩和关闭的竹院松扉,营造出一种幽静神秘的氛围。颔联中“金锡乍飞游鹤去”“贝书初诵毒龙听”,运用了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现出宗教的神秘色彩和力量。颈联进一步描写荒台花雨和阴洞苔文,增添了景色的幽深和历史的沧桑感。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在尘世中的感慨,以及对长生和仙灵的向往,反映出一种对超越尘世的追求。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含蓄,将自然景色与宗教情感、人生思考融合在一起,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和感悟。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