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莆中王子世廉侠士也悯闽嵪之乱作为此歌予读之泫然亦同作焉
注释
- 莆(pú):莆田,地名。
- 嵪(kāo):同“嵪”,山高峻的样子,这里指叛乱的形势险峻。
- 壶公:山名,在今福建莆田。
- 兰陂(bēi):地名,在今福建莆田。
- 潦(lǎo):积水。
- 冯凌:欺凌,侵犯。
- 吁嗟(xū jiē):表示感慨、叹息。
- 徽饶:徽州和饶州,今安徽、江西一带。
- 缗(mín)金:成串的钱,古代一千文为一缗。
- 漳泉:漳州和泉州,今福建地区。
- 晁错(cháo cuò):西汉政治家,主张削藩,后因七国之乱被景帝处死。
- 辛有:周平王时的大夫,他曾预言周王室及姬姓诸侯国将有灾祸。
- 朱中丞:可能指的是一位姓朱的中丞,具体人物不详。
- 琅玕(láng gān):像珠子的美石。
翻译
秋霜降临壶公山,不再有祥瑞的紫气,邪恶的气氛截断了兰陂水。 城中积水泛滥,一斗水价值千金,坚固的城关如纸般破裂。 儿女们哭泣着,难以带走,十万居民在同一天死去。 彩虹遮住了太阳,光芒颓丧,毒蛊含沙,海雾变黄。 官军重新进入收复残余的灰烬,士兵们受到欺凌,转而又遭受创伤。 唉,二百年来,海上的烽火从癸丑年就开始了。 徽州和饶州的商人大多富有,漳州和泉州的船夫号称好手。 七国联合阴谋使晁错失败,百年的战乱让人叹息如辛有所言。 可怜那枉死的朱中丞,方法不当没有成效却成了祸首。 皇天的厄运实在可悲,翡翠和琅玕也隐藏着杀机。 王恢的失策实在令人遗憾,殷浩的虚名也只是徒然。 我这迂腐的儒生只担忧粮食,实在愚笨,但借箸筹划也不算太迟。 赶紧下达虎符,调兵到潮阳守卫,凭借这三面城墙的孤城,正好可以出兵作战。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闽地的战乱惨状以及作者对此的感慨和思考。诗中开头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和城市的困境,展现了战争带来的灾难,如“霜拂壶公无紫气,恶氛剪断兰陂水”“城中斗潦直千钱,铁壁重关裂如纸”,表现出局势的严峻和人民的苦难。“儿啼女哭不得将,十万居人同日死”更是深刻地描绘了百姓的悲惨遭遇。
接着,诗人提到了战乱的历史渊源和一些相关的历史事件,如“七国连谋败晁错,百年为戎叹辛有”,以此来强调战乱的长久和危害。同时,也对一些人物的命运进行了感慨,如“可怜枉死朱中丞,束湿无功成祸首”。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表达了对皇天厄运的悲哀和对一些人的失策的遗憾,同时也表明自己虽然是腐儒,但仍愿意为国家出谋划策,“腐儒藿食忧诚拙,借箸前筹亦未迟”,最后提出了出兵作战的建议,“虎符急下潮阳戍,三版孤城好出师”。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重,通过对历史和现实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人民苦难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