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甫以邛竹杖遗予戏作短歌

邛竹传奇西夏日,肿节瘦茎如鹤膝。天竺高僧屡护持,尚方灵寿差其匹。 陈君好事偶得之,入手铿然知古物。指麾铜柱开烟霏,柱石罗浮看日出。 朅来载笠访安期,怪石欹厓恐颠踬。提携似有苍精翊,闪烁应愁山鬼泣。 偷视刀环未敢言,笑尔青藜落吾室。感君把赠意已多,置之座右勤摩娑。 只今沧海扬洪波,冯夷出没翻蛟鼍。微闾聚窟渺在望,金堂玉霤空嵯峨,杖乎杖乎奈尔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邛(qióng)竹:一种产于蜀地邛都的竹子。
  • 肿节瘦茎:形容竹子的节部肿大,茎干细长。
  • 鹤膝:竹子的一种形态,节部膨大像鹤的膝盖。
  • 天竺高僧:来自印度的高僧。
  • 护持:保护维持。
  • 尚方灵寿:尚方制作的灵寿木杖。尚方,古代制办和掌管宫廷饮食器物的宫署。灵寿,木名,可制杖。
  • 差其匹:(邛竹杖)和尚方灵寿杖相比也不差。差,差不多。匹,匹敌,相比。
  • 陈君:指陈忠甫。
  • 好事:喜好某种事业或活动。
  • 偶得:偶然得到。
  • 入手:到手,开始使用。
  • 铿然:形容声音响亮有力。
  • 知古物:知道是古老的物品。
  • 指麾(huī):指挥。
  • 铜柱:典故,指东汉马援征服交趾,立铜柱以为汉南边疆界的标志。此处借指边界。
  • 开烟霏:打开烟雾迷蒙的局面,意为开拓疆土。
  • 柱石:支撑建筑物的柱子和基石,比喻担当重任的人。
  • 罗浮:山名,在广东。
  • 朅(qiè)来:去来,离去。
  • 载笠:戴着斗笠。
  • 安期:安期生,传说中的神仙。
  • 怪石欹(qī)厓(yá):形态奇特的石头和倾斜的山崖。欹,倾斜。厓,同“崖”。
  • 颠踬(zhì):跌倒,绊倒。
  • 提携:携带,带着。
  • 苍精翊(yì):苍精,即青帝,东方之神,五行中属木。翊,辅佐,帮助。这里指好像有神灵相助。
  • 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
  • 山鬼泣:使山鬼也发愁、畏惧。
  • 偷视刀环:用“刀环”暗指还归。此处暗指期待归还。
  • 青藜:指夜读时照明用的灯烛。此处借指邛竹杖发出的光亮。

翻译

在蜀地的传说中,邛竹在西部夏日里颇负盛名,它的竹节肿大,茎干细长,如同鹤的膝盖。天竺的高僧屡次对它进行护持,尚方制作的灵寿木杖与它相比也不相上下。 陈君因喜好而偶然得到了这邛竹杖,到手后一拿,声音响亮,便知是古物。仿佛指挥着铜柱开辟出烟雾迷蒙的疆土,又如柱石般在罗浮山看着日出。 离去时戴着斗笠去访寻安期生,走在怪石倾斜的山崖边,担心会跌倒绊倒。携带(邛竹杖)时好像有苍青之神辅佐,光亮闪烁,恐怕连山鬼都会发愁畏惧。 暗自看着(邛竹杖),未敢说盼望归还之事,笑说这如青藜般的宝物落入了我的房间。感激您的赠予,情意已经很多,将它放置在座位右边,勤奋地抚摸。 如今沧海扬起了巨大的波浪,水神冯夷出没,翻动着蛟龙和鳄鱼。微小的山洞和聚集的窟穴渺茫地在望,华丽的房屋和美好的屋檐徒然高耸,这竹杖啊竹杖,又能如何呢?

赏析

这首诗围绕着陈忠甫赠予的邛竹杖展开,先描述了邛竹杖的传奇来历和独特形态,以及它的珍贵价值。接着通过想象,用邛竹杖指挥开拓疆土、在罗浮山看日出等场景,展现了其不凡之处。然后叙述带着邛竹杖访寻安期生时的情景,增添了神秘的色彩。诗中“偷视刀环未敢言”一句,委婉地表达了对归还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对邛竹杖的喜爱和珍惜。最后,诗人面对沧海波涛、冯夷出没的景象,感慨邛竹杖在这种大势下也无能为力,流露出一种对世事的无奈和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丰富,将邛竹杖与历史传说、神话故事相结合,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