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毗(pí)卢阁:楼阁名。 太行:山名。 诸(zhū)公:各位人士。 传觞(shāng):宴饮中传递酒杯劝酒。 茱萸(zhū yú):一种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茱萸的习俗。 秋序:秋季。 砧(zhēn)杵(chǔ):捣衣用具,此处指捣衣声。
翻译
远方的风烟引领着太行山脉,各位在重阳节登上毗卢阁,美景映照着宴饮中传递的酒杯。在宫殿中遇见带着茱萸庆祝秋日的时节,夕阳西下,听到了人家传来的捣衣声。城上的旧堡垒边青草还未枯萎,红色的枫叶未等到大雁南飞前的寒霜便已变红。谁会怜悯那在东篱边惆怅远望的我,我不能像在龙山上那样尽情地发兴狂放。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景色和作者的心境。诗的前两句通过描绘风烟、太行和宴饮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开阔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接下来的两句,以茱萸、秋序、砧杵、夕阳等元素,进一步烘托出秋日的氛围和人们的生活情景。“青草未销城上垒,丹枫不待雁前霜”则通过对城上青草和枫叶的描写,表现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化。最后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因病不能参加活动的遗憾和惆怅,同时也流露出对能够尽情享受节日欢乐的人们的羡慕。整首诗意境优美,情感细腻,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时的复杂心情。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
黎民表的其他作品
- 《 卧芝山房为传木虚弟木剡作 其四 》 —— [ 明 ] 黎民表
- 《 用晦宗侯偕赵脩甫刺史过访 》 —— [ 明 ] 黎民表
- 《 同李阳榖袁进士暨儿琰夜集得峰字 》 —— [ 明 ] 黎民表
- 《 东湖草堂为刺史赵修甫赋 》 —— [ 明 ] 黎民表
- 《 七夕同陈任夫高正甫麦仲张林开先舍弟惟仁侄璘集清居得燕字 》 —— [ 明 ] 黎民表
- 《 秋雨夜过公实 》 —— [ 明 ] 黎民表
- 《 玄隐亭为方司寇士功赋 》 —— [ 明 ] 黎民表
- 《 送陈金吾祭王屋山 》 —— [ 明 ] 黎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