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六首

淮南方好术,矫志栖云间。 金鉼汲素绠,宝鼎合神丹。 神丹资服食,白日生飞翰。 永随八公去,翱翔戏天端。 志大术良疏,功成虑亦殚。 连蜷丛桂树,翩翩留空山。 徒闻脱屣去,不见乘鸾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矫志:(jiǎo zhì)指矫正志向,改变原来的想法。
  • :(bǐng)同“瓶”。
  • :(jí)从井里打水。
  • 素绠:(sù gěng)白色的绳索。
  • :炼制。
  • :(hàn)羽毛,这里指翅膀。
  • 连蜷:(lián quán)屈曲,拳曲的样子。

翻译

在淮南之地的人们爱好道术,改变志向隐居在白云之间。 用金色的瓶子通过白色的绳索从井中打水,在宝鼎中炼制神奇的丹药。 服用神丹来滋养身体,希望在白日里能长出飞翔的翅膀。 渴望永远跟随八公离去,在天空的顶端自由翱翔嬉戏。 志向远大但道术确实粗疏,就算成功了忧虑也会耗尽心力。 屈曲的桂树成丛,(求仙之人)潇洒地留在空寂的山中。 只听说他们想要摆脱尘世离去,却不见他们像仙人乘鸾鸟那样归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人们追求仙道的情景和心境。诗的前半部分描述了人们在淮南追求道术,炼制丹药,期望能够白日飞升、翱翔天际的渴望。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则揭示了这种追求的虚妄,尽管志向远大,但道术未必有效,就算成功了也会有诸多忧虑。最后,诗中提到求仙之人留在空山,只闻其离去的传说,却不见其真正成仙归来,暗示了求仙之事的虚幻。整首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追求仙道的反思,同时也通过对景物和心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而又略带怅惘的意境。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