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恩寺即海印寺中有镜光二阁今废为内教场

赤帝开基日,摩腾入汉来。 仪天开别宇,凿沼起层台。 青雀翻妆镜,长鲸隐渡杯。 化城俄易怆,玄象迭相催。 猎骑呼鹰去,游人射雉回。 摩尼长不灭,累劫照沉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赤帝:古代神话中的南方之神,后用以指汉高祖刘邦。这里借指明朝开国皇帝。
  • 摩腾:即摄摩腾,东汉时天竺(今印度)高僧,汉明帝时应邀来中国传教,为佛教传入中国的先驱之一。
  • 仪天:测候天体。
  • 青雀:传说中的神鸟,这里可理解为华丽的鸟形装饰。
  • 长鲸:比喻大型的事物或人物,这里可能指的是一些装饰或建筑的特征。
  • 化城:佛教语,一时幻化的城郭。比喻小乘所能达到的境界,或为佛暂时休憩之所。
  • 玄象:指日月星辰。在古代,人们常通过观察玄象来推测人事吉凶、朝代兴衰等。
  • 雉(zhì):鸟,雄的羽毛很美,尾长;雌的淡黄褐色,尾较短。善走,不能久飞。通称“野鸡”。

翻译

明朝开国之时,摩腾进入中原传教而来。 测量天体开辟了别样的屋宇,开凿池沼筑起了层层高台。 神鸟般的装饰映照着妆镜,巨大如长鲸般的物体隐藏着渡杯。 那如幻化之城般的地方很快令人感到悲伤,日月星辰交替催促着变化。 猎人骑着马呼喊着放鹰去捕猎,游玩的人射下野鸡后返回。 佛法长久不灭,历经无数劫难依然照耀着尘世的灰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慈恩寺(即海印寺)的兴衰变化。诗的开头两句,交代了时代背景和佛教传入的历史。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对寺庙建筑和装饰的描写,展现了其曾经的辉煌。然而,“化城俄易怆,玄象迭相催”则表达了世事无常,寺庙的辉煌不再,令人感到悲伤。后面两句描写了人们在寺庙遗址上的活动,与前面的辉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最后,诗人强调了佛法的永恒,尽管寺庙历经沧桑,但佛法的光芒依然照耀着世间。整首诗意境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寺庙的描写,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生的无常。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