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比部伯任使闽中

桂树丛中共酒杯,又逢持节故乡来。 金闺通籍三株秀,白社题诗八斗才。 离席暂因歌舞缓,王程争待简书催。 汉廷不为淮南事,愿播薰弦向九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闽中:古郡名,辖区相当于今福建省和浙江省宁海及其以南的灵江、瓯江、飞云江流域。现广义指福建省。
  • 桂树:象征美好、吉祥。
  • 持节:拿着符节。节,旄节,也叫符节,以竹为竿,上缀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这里指奉命出使)。
  • 金闺:指金马门,汉代宫门名,学士待诏之处。后世指朝廷。
  • 通籍:记名于门籍,可以进出宫门。指初作官,也用以指称朝廷中的一般官员。
  • 三株秀:形容优秀的人才。
  • 白社:古代隐士社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此处借指隐士或隐士所居之处。
  • 八斗才:形容人极有才华。
  • 离席:饯别的宴席。
  • 王程:奉公命差遣的行程。
  • 简书:用于告诫、策命、盟誓、征召等事的文书。此处指朝廷的命令。
  • 汉廷:汉朝的朝廷,此处借指明朝朝廷。
  • 淮南事:指汉文帝弟淮南王刘安谋反的事。
  • 薰弦:《孔子家语·辩乐》:“昔者舜弹五弦之琴,造《南风》之诗,其诗曰:‘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后以“薰弦”指《南风歌》。借指用德政感化百姓。
  • 九垓:中央至八极之地,也指九州。

翻译

在桂树丛中一同举起酒杯,又恰遇你持节从故乡前来。你在朝廷中记名为官,是优秀的人才,在隐士居处题诗,显露出极高的才华。饯别的宴席暂且因为歌舞而放缓节奏,奉公差遣的行程还等着朝廷的命令来催促。明朝朝廷不会发生像淮南王谋反那样的事,希望能用德政感化百姓,使其遍及九州。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送李比部伯任出使闽中而作。诗的首联通过描述在桂树丛中举杯共饮,以及友人持节从故乡而来的情景,营造出一种亲切的氛围。颔联赞美了友人的才华和地位,既在朝廷中有一定的身份,又有文学才华。颈联则提到离别的宴席因歌舞而稍有缓解,但行程紧迫,还需等待朝廷的命令。尾联表达了对朝廷的期望,希望朝廷能够施行德政,使百姓受益,天下太平。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又蕴含了对国家的美好期望。

黎民表

明广东从化人,字惟敬,号瑶石山人。黎贯子。黄佐弟子。以诗名,与王道行、石星、朱多煃、赵用贤称“续五子”。亦工书画。嘉靖举人。选入内阁,为制敕房中书舍人,出为南京兵部车驾员外郎。万历中官至河南布政司参议。有《瑶石山人稿》、《养生杂录》、《谕后语录》。 ► 15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