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中分咏要离
勾吴素趫悍,颇闻侠烈风。
咄哉要离子,乃为万夫雄。
怯弱众所咍,伍胥明其忠。
锋刃雠所爱,草芥捐微躬。
持茅执几殆,入水术当穷。
奈何殒强敌,天幸成此功。
求名固已谬,轻生诚鲜终。
乘舟愧范蠡,首丘感梁鸿。
腐骨已蔓草,英气犹长虹。
惟有兴亡迹,千秋悲甬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勾吴:春秋时期吴国的别称。
- 趫悍(qiáo hàn):敏捷勇悍。
- 要离:春秋时期吴国人,刺客。
- 咍(hāi):嘲笑。
- 伍胥:伍子胥,春秋时期吴国大夫。
- 雠(chóu):同“仇”。
- 微躬:自己,谦辞。
- 殆(dài):危险。
翻译
吴国向来民风敏捷勇悍,向来都听闻有侠义刚烈的风气。 哎呀要离这个人,乃是万人中的豪杰。 他胆小懦弱被众人嘲笑,但伍子胥明白他的忠心。 他以锋刃对待自己所仇恨的人,将自己的生命如同草芥般舍弃。 他持茅草执几案去行刺,几乎陷入危险,跳入水中的手段也应当是到了绝境。 无奈他杀死了强大的敌人,幸运地成就了这番功业。 追求名声本来就已经是错误的,轻视生命实在是很少有好结果。 要离乘舟离去愧对范蠡,对首丘之地的留恋让人想到梁鸿。 他的腐骨已经被蔓草所覆盖,但其英气却犹如长虹一般。 只有国家兴亡的痕迹,千秋万代都让人在甬东之地悲哀感慨。
赏析
这首诗围绕要离展开,先讲述了吴国的风气以及要离的英勇和他所采取的冒险行动。诗中提到要离虽被人嘲笑胆小,但伍子胥懂其忠心,他舍生忘死刺杀仇敌,最终幸运成功。然而,诗人认为追求名声是错误的,轻视生命也难有好结局。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与范蠡、梁鸿的对比,以及对要离死后的感慨,表达了对要离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其英气的赞叹,也有对他行为的反思。最后,诗人将目光投向历史的兴亡,在甬东之地发出了深沉的悲叹,使整首诗具有了更深远的历史感和思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