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俞景山画山水帐

· 钱宰
老夫索居江上楼,廿年不出怀旧游。扣门下楼出迎客,但见绝壑风飕飕。 岱宗日观山上头,日出未出苍烟浮。嵩高插天太华碧,蛾眉青城翠欲流。 匡庐老泉挂白石,苍梧水落湘江秋。悬崖倚天万山立,翔鸾舞凤蟠苍虬。 幽岑远树互出没,白云不散松风收。松根老樵列四五,招我共入青林幽。 平生游历走不遍,千里万里穷遐搜。如何一日堕我前,空翠杂沓来双眸。 举头问客何因入此境,乃是手持图画来沧洲。俞君作画时,雅有山林癖。 朝登望秦山,万壑千岩净横臆。暮上香炉峰,海色秋清上遥碧。 归来放笔作董元,笔底丹青浩无迹。海桑一别三千年,山月江风耿相忆。 仰观岩上泉,俯看松下石。故人不见空画图,十幅云烟卷还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索居:孤独地散居、独处。(“索”读音:suǒ)
  • 飕飕:形容风声。
  • 岱宗:泰山的别称。
  • 日观:泰山峰名,为著名的观日出之处。
  • 嵩高:嵩山。
  • 太华:华山。
  • 蛾眉:这里可能指峨眉山。
  • 青城:青城山。
  • 匡庐:庐山的别称。
  • 老泉:可能指庐山的一处泉眼或景观。
  • 苍梧:古地名,在今湖南、广西一带。
  • :盘曲,环绕。(“蟠”读音:pán)
  • 苍虬:青色的龙,这里形容树木或山势的形态。(“虬”读音:qiú)
  • 幽岑:幽静的山峰。
  • 遐搜:广泛搜求。(“遐”读音:xiá)
  • 沧洲:滨水的地方,常指隐士的居处。

翻译

我独自居住在江边的楼上,已经二十年没有出去怀念过去的游历了。听到敲门声下楼出门迎客,只见到深谷中寒风吹过。 泰山日观峰的山顶上,太阳还没升起时,苍茫的烟雾飘浮着。嵩山高耸直插天际,华山碧绿,峨眉山和青城山青翠欲滴,仿佛要流淌下来。 庐山的老泉挂在白石上,苍梧地区水流落下,湘江呈现出秋天的景色。悬崖高耸直倚天际,万山矗立,像翔鸾舞凤般盘曲的苍虬。 幽静的山峰和远处的树木相互交错出现,白云不散,松风停歇。松根下有四五位老樵夫,招呼我一起进入幽深的山林。 我一生的游历走不完天下,千里万里地广泛搜寻美景。为何有一天这些美景都呈现在我眼前,满眼的空翠错杂纷至沓来。 我抬头问客人怎么能进入这样的境界,原来是他手持图画来到这水边之地。俞君作画时,向来有对山林的癖好。 早上登上望秦山,千沟万壑、众多山岩净收心底。傍晚登上香炉峰,海面秋色清明,直上高远碧空。 归来后放笔仿效董元,笔底的丹青浩瀚没有痕迹。沧海桑田一别三千年,山月江风依然让我深深怀念。 抬头观看岩石上的泉水,低头看着松下的石头。故人不见,只有空图,十幅云烟画卷还给了客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俞景山所画的山水画卷,通过诗人对画中景色的描述,展现出了壮丽多彩的山水风光。诗中列举了泰山、嵩山、华山、峨眉山、青城山、庐山等名山,以及湘江、苍梧等地的景色,画面丰富,气势磅礴。同时,诗中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游历的怀念和对山水的热爱之情。

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画中的细节,如“绝壑风飕飕”“日出未出苍烟浮”“翔鸾舞凤蟠苍虬”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画面的生动和逼真。此外,诗中还通过“空翠杂沓来双眸”“笔底丹青浩无迹”等句子,表达了对俞景山绘画技艺的赞赏。

整首诗意境优美,语言流畅,将画中的山水世界与诗人的情感融为一体,给人以美的享受。

钱宰

元明间浙江会稽人,字子予,一字伯钧。元至正间中甲科,时称宿儒。洪武初征修礼、乐书,授国子助教,进博士。后命订正蔡氏《书传》,书成赐归。有《临安集》。 ► 1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