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船曲四首

画舫纱笼照火旗,笙箫檀板间花枝。 春风最擅包郎手,不羡当年剪綵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舫(fǎng):装饰华美的游船。
  • 纱笼:用纱制成的灯笼。
  • 笙箫:两种乐器,笙是管乐器,箫是竹制的吹奏乐器。
  • 檀板:打击乐器,檀木制成的拍板。
  • :擅长。
  • 包郎:可能是某位擅长某种技艺的人,具体所指不详。
  • 剪綵:古代在立春时,用色绢剪成各种花样,称为剪綵。

翻译

装饰华美的游船上,纱制的灯笼映照着火旗,笙箫之声与檀板之音交织在花丛之间。春风中最以包郎的手艺为擅,人们不羡慕当年立春时的剪綵之奇。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灯船上的热闹场景。诗中通过“画舫”“纱笼”“火旗”“笙箫”“檀板”“花枝”等元素,营造出了一个灯火辉煌、音乐悠扬、繁花似锦的氛围,展现了当时的繁华与欢乐。最后两句则突出了包郎的手艺,以“不羡当年剪綵奇”来强调当下的美好。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意境,让人感受到了那个场景中的热闹与美好。

黎遂球

明广东番禺人,字美周。天启七年举人。再应会试不第。善诗、古文,工画山水。崇祯中,陈子壮荐遂球为经济名儒,以母老不赴。明亡,方应陈子壮荐,为南明隆武朝,兵部职方司主事,提督广东兵援赣州,城破殉难。谥忠悯。有《莲须阁诗文集》。 ► 598篇诗文